凤凰汽车·游记 什么是风水?是迷信吗?到底准不准?这是很多中国人脑海中都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较真的理工男来说,科学是他们信奉的真理,什么风水啊、星相啊,都根本站不住脚。但是,存在即合理,风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从古至今信风水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一直对风水不感兴趣,但好奇的心理是有的,我这个理工男也想更深入了解这一玄妙无比的理论,正好认识的一个朋友对此颇有研究,算不上大师那也是个懂行的人,于是我决定跟他探讨一番。以往的交流主要是口头上的言语交流,这一次乘着做选题之机,又逢美丽的金秋时节,我们准备亲自去探访一下北京城一些跟风水有关的地方。
要想让一个风水小白能听懂这些玄妙的理论,光靠现场教学是不行的,为此我还先去图书馆做了一些功课,简单了解了一下风水学,生气、龙脉、形势、水口、天门地户、明堂、点穴、石敢当、解煞……这一连串的专业名词,一点不比大学时学物理、生化简单,看来这还真是一门学问,据说以前北大还开过这门选修课,可惜我当时没上成北大。(杂念,不多说了)
形似紫禁城的明十三陵
什么人最看重风水?那肯定是古时候的帝王了,为了保其江山永固,皇帝生前生后所居住的环境都很有讲究。北京城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风水之城,阳宅要数紫荆城,阴宅就看十三陵。所以,探访风水宝地的第一站就选在了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这里距离北京城区只有4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风景宜人,即便不是为了探究风水,也可以作为平日里短途自驾游的好去处。
风水最初就是古人用来寻找墓地用的,大致理论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
按照这一理论,明朝在选择帝陵时的方针: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十三陵始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为了求得一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北京周边寻找,后经朱棣本人亲自“车驾临视”后钦定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天寿山脚下即为长陵,1423年,朱棣在北征鞑靼途中驾崩,安葬于此,长陵的修建工程一直持续到1427年。此后,明朝另外十二位皇帝的陵墓也修建在此,前后近200多年的修建,形成了长达7公里的大型陵墓群。
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众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从北京城里出发,经过G7京新高速,很快就能到达十三陵景区,一进来就能看见“大红门”又称“大宫门”,是整个陵区的大门,东西两侧的路边有石制的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一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上书“官员人家,至此下马”字样,在北京城内共有十多处地方有下马碑,多为宫殿、庙宇,十三陵作为皇家陵寝自然也有设置。
再往更远处看去,能够狠清晰看出两座对称的山,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龙山”和“虎山”。在风水格局中,这叫“左辅”“右弼”。“左辅”为穴场左边的山,又称青龙砂、左肩、左臂,还称上砂。“右弼”则为穴场右边的山,又称白虎砂、右肩、右臂,也称下砂。在这里“砂”是风水学中对穴场四周环抱的山体的称法,同主山(来龙)为主从、君臣关系。另外,风水学讲究上砂比下砂高大,俗语有“不怕青龙万丈高,就怕白虎抬头望”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从现场观察来看,十三陵的龙山从高度和规模上都要比虎山更高、更大,符合这一要求。
十三陵作为皇帝生后居住的宫殿,在规模和建置上与生前居住的宫殿不相上下,这一点在定陵(万历帝墓)、长陵(成祖帝墓)可以看出。皇陵与京城的关系密切,主神道象征京城正阳门至午门的空间序列,而十三陵中的每一座陵寝都可以看做是一座“具体而微”的紫禁城,都有风水学的讲究在其中。从规模看,十三陵的气势磅礴丝毫不在紫禁城之下,比如长陵的主轴线长7.3公里,紫禁城的中轴线长度7.8公里,算上周边地区,整个陵区的面积是紫禁城的两倍。由此可见,十三陵的规划设计是“陵墓若都邑”的代表,与古时北京城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有机整体。
看到这里,我对风水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内心也顿生疑问,既然明朝皇陵如此讲究风水,理应可以保其江山永固,但为何最终还是走向覆灭了呢?难道是有其他原因,或者风水本身就不灵?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朋友,他一时也觉得语塞,毕竟他也只是懂点,离大师还很远。在网上一查,也是有不同说法,有说是十三陵后期加入的陵寝破坏了原有的风水形势,也有说风水只是地的因素,决定朝代命运的还有天干的因素(即天时)和人的因素等。
总之,风水跟封建迷信是有交集的,但并不能划等号,其中也有一些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素。凡事不能太强求,尤其是这种并不算科学的理论,真没必要去纠结。
决定北京是首都的山峰
为什么选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这个问题放在现在,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去琢磨,但是回到古代,最初决定定都北京的帝王又是怎么想的呢?这其中也有风水的原因,于是在大致了解了十三陵之后,我们继续探访,驱车来到北京城西边的门头沟区,这里有一座山峰,就是它决定了北京的皇城命运。
将地图的比例尺缩小,沿着长安街向西延伸,直线距离大约20公里开外,有一座海拔680米的山峰——定都峰,相传这是明成祖朱棣的军师姚广孝为其选址京城时的坐标。在峰顶上修有一座高33.9米共6层的楼阁,这就是我们下一个探访的定都阁了,它与长安街东端的通州大运河遥相呼应,形成“东有大运河,西有定都阁”的景观。
定都阁为何坐落在长安街西延长线上?这并不是巧合,显然是人为的。相传,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朝,命诸皇子镇守四方。四子燕王朱棣坐镇北平,其军师姚广孝隐居西山潭柘寺。一日朱棣去寺中探访,姚广孝请他在寺中留宿。第二天一早,两人外出散步,登上潭柘寺东边的牛心山。站在山顶举目远眺,日出东方,紫气蒸腾,浑河横亘,龙鳞闪闪,峰下潭柘、戒台、西峰三寺环立,真是山河壮美,气象万千。燕王感叹道:“太阳升起的地方,正是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这座山峰真是上天赐予的观景绝佳之处。”
朱棣夺得帝位后,打算把都城迁到他的发祥之地北平,选址建新都的担子落在了姚广孝肩上,朱棣要求把“日上”之地定为金銮殿址。(注: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此后,明清两代都城都在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将北京定位首都。)
“日上”指的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哪里才是日上之地?姚广孝百思不解。一天晚上,他梦见开国谋臣刘伯温说:“站在日落之处,才能知道太阳从哪里升起。”姚广孝顿悟,日落之处正是昔日与朱棣一起登临过的牛心山,于是登峰东望,确定了今天北京城的位置。后来牛心山也因此被改称为定都峰。
此外,姚广孝和潭柘寺有着深厚渊源,北京城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潭柘寺的建筑布局,如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城也修建了九座城门,故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
以上内容,如果在网上搜也都能知道,但是只有亲身前往方能感受到古人当时的感触。在朋友的指引下,我们驾车自南官园继续往西,经过赵家汪村之后,路况开始变得复杂而恶劣,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洼和石块,还好我们选择的是一辆SUV出行,如果是一般的轿车,行至此处,想必会经常托底,内心会有不悦。
从山下往峰顶开,行驶距离不过两三公里,但海拔的攀升有好几百米,因此后来的道路也变得越发陡峭和蜿蜒。我们的座驾是长安CS75今年刚推出的四驱版车型,配合1.8T发动机,动力和操控都很不错,甚至能享受一些山路驾驶的乐趣。还记得朋友今天非要带上自行车吧,他决定从半山腰开始往上骑行,说是山里空气好,能锻炼身体。最终的结果嘛,呵呵,只能说“哥们,你还缺练啊!”
待他平心静气后,站在山边,把当年朱棣和姚广孝的传说故事跟我说了一遍,又提到了龙脉概念。古代山水学家讲究山川形势,把山称为“龙”,观察山脉的走向、起伏,寻找聚气之势;另外,也喻河流为“龙”,追寻水的源头和流向,这便是“来龙去脉”的说法。由此看来,古时帝王选择都城时,一定会在有山川、水流附近就是这个道理,而北京城正符合这样的趋势。
前面说了山,还要有水。流经北京城的水流,那不得不说永定河。永定河,古称㶟(读音:lěi)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北京第一大河,自北向南,纵贯门头沟全区。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虽然古时都城选址已考虑很周详,上风上水是一定不会忽视的,但是永定河自古以来却给北京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水患灾害。永定河穿官厅山峡经三家店出山进入平原,自卢沟桥起为地上河,从梁各庄以下,进入泛区,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流后,小部洪水循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大部洪水穿越北运河至放淤区后于由金钟河入海。
历史上永定河溃决,仅清代自1644年至1911年的268年间,决口漫溢即达78次,平均每4年左右造灾一次。自17世纪以来的1626年、1668年、1801年、1890年和1893年5次洪水,均波及北京市区。新中国成立后,上游修建了官厅水库,下游又完成了整理工程,加强了两岸堤防,这才让永定河的水患降至最低。
由此又可见,风水学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跟科学研究的严谨不可相比。而且,前面在讲十三陵时也提到,天时、地利、人和,风水学仅针对地利一项,而决定整体形势的还包括很重要的天和人的因素,切不可过分迷信风水才是正道。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