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众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从北京城里出发,经过G7京新高速,很快就能到达十三陵景区,一进来就能看见“大红门”又称“大宫门”,是整个陵区的大门,东西两侧的路边有石制的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一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上书“官员人家,至此下马”字样,在北京城内共有十多处地方有下马碑,多为宫殿、庙宇,十三陵作为皇家陵寝自然也有设置。
再往更远处看去,能够狠清晰看出两座对称的山,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龙山”和“虎山”。在风水格局中,这叫“左辅”“右弼”。“左辅”为穴场左边的山,又称青龙砂、左肩、左臂,还称上砂。“右弼”则为穴场右边的山,又称白虎砂、右肩、右臂,也称下砂。在这里“砂”是风水学中对穴场四周环抱的山体的称法,同主山(来龙)为主从、君臣关系。另外,风水学讲究上砂比下砂高大,俗语有“不怕青龙万丈高,就怕白虎抬头望”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从现场观察来看,十三陵的龙山从高度和规模上都要比虎山更高、更大,符合这一要求。
十三陵作为皇帝生后居住的宫殿,在规模和建置上与生前居住的宫殿不相上下,这一点在定陵(万历帝墓)、长陵(成祖帝墓)可以看出。皇陵与京城的关系密切,主神道象征京城正阳门至午门的空间序列,而十三陵中的每一座陵寝都可以看做是一座“具体而微”的紫禁城,都有风水学的讲究在其中。从规模看,十三陵的气势磅礴丝毫不在紫禁城之下,比如长陵的主轴线长7.3公里,紫禁城的中轴线长度7.8公里,算上周边地区,整个陵区的面积是紫禁城的两倍。由此可见,十三陵的规划设计是“陵墓若都邑”的代表,与古时北京城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有机整体。
看到这里,我对风水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内心也顿生疑问,既然明朝皇陵如此讲究风水,理应可以保其江山永固,但为何最终还是走向覆灭了呢?难道是有其他原因,或者风水本身就不灵?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朋友,他一时也觉得语塞,毕竟他也只是懂点,离大师还很远。在网上一查,也是有不同说法,有说是十三陵后期加入的陵寝破坏了原有的风水形势,也有说风水只是地的因素,决定朝代命运的还有天干的因素(即天时)和人的因素等。
总之,风水跟封建迷信是有交集的,但并不能划等号,其中也有一些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素。凡事不能太强求,尤其是这种并不算科学的理论,真没必要去纠结。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