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主语论坛之对话林雷:千人二百辆符合消费升级

2011年04月19日 15:55
来源:凤凰网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主持人:各位凤凰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姜声扬,很高兴大家继续来关注2011凤凰网在上海车展进行的高端访谈栏目“上海,上海”。接下来我们很高兴请到了新华信的联合总裁和CEO林雷先生接受我访问,林先生,您好。

主语论坛之对话林雷:千人二百辆符合消费升级

林雷:凤凰网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主持人:我们从宏观的话题先来谈一谈,特别汽车产业,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我相信大家都特别关注,在我们关注到国家政策方面似乎是有一种180度的转变,从过去的2008年的金融海啸之后,各样的政策利好带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到今天突然之间油价上涨,物价上涨,各种限购令,还有中国的一线城市等等不同的一些堵车的情况,大家都对未来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有一点担忧,甚至有人说2011年是汽车市场的拐点,对于这样的说法,你们是如何评价如何理解的?

林雷:您说的很对,应该讲,我们的汽车在近两年高速增长,特别是在政府政策的刺激下,从2008年,2009年,到2009年到2010年都是高速增长,在2011年来讲,政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所有的优惠政策基本全部退出了。第二方面,我们还叠加一些原因,比如像北京的限购,北京的限购来讲的话,也使汽车消费受到比较大的打击。应该讲,今年一季度,整个汽车增长幅度是在8%左右,这个速度应该还是超出了很多年的预期。从去年下半年来讲,我们在对今年汽车增速预计的时候,预计在12%到13%之间,但是今年8%,按理说不太低,但是有一个问题,一季度的GDP增长速度是9以上。换句话说,汽车的增长速度是低于了GDP增长速度。按理说,汽车作为中国最大的消费的支柱性产业,一个是汽车,一个是房地产,如果说我们想希望扩大内需的话,汽车增速应该是高于GDP增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现在汽车的增长速度低于GDP,是一个比较需要大家关注的一个速度问题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次汽车增速下滑,并不是消费需求出现变化,因为消费需求还是刚性需求,消费者还是希望通过买车这样的消费升级来改善自己生活的品质,所以消费需求不存在问题。另外从厂商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厂商加大了新车的投放,这次上海车展很多的新车,也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如果需求不存在问题,产能不存在问题的话,出现现在这种情况的话,和政策就不能紧密相关了。

所以我认为目前来讲的话,特别在中国汽车发展的阶段,我们现在是千人六十辆规模,应该讲现在的增速还是应该比GDP增速比较快,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如果低于GDP增长速度的话,就确实需要大家共同来讨论和关注的数字了。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几个重点,包括汽车产业是中国除了房地产之外,另外一个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很多大中城市堵车的问题,停车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在这个情况之下,政府又要应对人民的要求,说希望在这方面,在堵车能够做一些解决。与此同时,又不想要来影响到支柱产业的一个正常的增长,您刚才提到应该在GDP以上,而不是以下,这样矛盾的一种情况之下,政府应该如何去调整,作为公司企业的话,又应该如何去配合政策的一个调整?

林雷:我觉得是这样,如果从政府总的把握情况来看的话,这个速度把握,如果政府喜欢调整速度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把这个速度调整在GDP以上,这是政府所要做的一项工作。

另外汽车产业来讲的话,它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业产业,涉及到从上游开始,到零部件,到整车,到售后服务,这个产业链非常长。一个汽车产业,它的产能从设计到实现,大概最快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甚至可能更长的时间。一个车型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的话,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因此来讲,如果一两年一调的话,是很难调整,对厂商来讲,是很难做大工业的安排,我觉得他和信贷的调整还是不一样,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你可以再调,汽车产业不能这么调。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讲的话,应该给汽车产业一个相对中长期的一个稳定政策,来适合它自己工业发展的规律。

另外,关于增速的问题,我们现在千人是六十辆的规模,应该讲,在全球来看,千人二百辆是一个相对符合消费升级的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数字,比如很多人都可以享受到,由于物质发展,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由于现在制造业发展所带给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和品质的改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

因此,我国汽车市场还有发展空间,但是,比如在一线城市,北京的千人保有量超过二百辆了,当然北京限购的问题,有很多原因要去讨论,但如果拥堵到那个层面,是需要政府出面来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又需要厂商有增长的需求,现在从厂商角度,三四线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一线二线可能会在政府比较强制的措施下,会把它的增长速度控制下来。但是在三线和四线那些地区千人保有量比如说只有几十辆的规模,所以他们还有一个发展的空间。所以厂商现在基本上开始对三四线进行布局,但是这对厂商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过去他的布局主要在二三线城市。

主持人:我想再跟您谈谈有关上海车展这次的主题,叫“创新·未来”,贵公司如何来理解这样的一个主题呢?

林雷:我们现在年的销售量达到1800多万辆,预计即使按照比较保守的数字来看,今年也会将近两千万辆,当然比较悲观的认为负增长,但是我们还没有考虑负责任的概念,还是保持在接近两千万辆的。但是对我们来讲,在未来如果我们想从一个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谓汽车强国,就是我们是不是拥有自己的一些品牌,比如说我们品牌给大家的档次感是不是能够高。

另外,为了档次的上升,你必须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因为消费者是通过对你的车的使用和体验,来建立对你的品牌信任感和档次感。所以我觉得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企业,应该进入一种创新的时代,来开发出,过去是生存时代,我们解决了生存,解决了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在低端市场上的占有率,也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现在应该转向提高我们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技术,提高品质,这时候创新就很重要了。

换句话说,所谓模仿应该结束了,我们开始要干吗呢?模仿之后要开始创新,开始要建立自己一系列的体系,比如说很希望能够掌握比较核心的,比如说一些技术,比如说能在新能源技术中,能有所创新,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在市场上和一些发达国家不要相差太远这都和创新相关。所以我觉得这次上海的主题是非常好的主题。

主持人:后半部分未来呢,您怎么展望未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

林雷:从“创新·未来”来看的话,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特别是作为我们这么一个大国,如果我们在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没有独立的技术,应该讲,就是应该没有未来,只有合资企业的一个生产基地而已。对未来来看的话,中国汽车还会有比较长的繁荣的发展期,增长速度可能不会那么快了,不会比如说40%的增长速度,也许这已经是历史了,但是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速度还是可能的,而且只有保持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才能够满足群众对自己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如果过低的话,我们现代文明所应该享受的程度就不能得以保证。所以我认为在汽车来讲的话,未来应该说可以达到千人保有量在二百台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从这点来看的话,如果我们让大家都能够使用上车这么一个现代文明的产品,应该讲还有很长的繁荣期,当然有一个问题,关于是不是有油的安全性问题,供应问题,所以我讲的并不是用燃油化学燃料,现在我们应该开发新的技术,不要因为原料的使用来限制我们整个消费水平的提升。所以那时候来讲,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新能源车来使用,来满足群众的升级换代的要求。

主持人:我想回到我们2011年拐点这个话题,其实不光是国家政策上的一些改变,您刚才提到政策的改变,对汽车发展有很大的困扰。除此之外,2011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日本地震,在汽车零部件发展上,开始对全世界其他国家汽车发展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样的情况,您怎么看待日本汽车零部件的一个滞后所带来的对全球其他汽车工厂的一个滞后?

林雷:其实日本是一个汽车强国,他的一次地震甚至影响到全球汽车供应的情况。应该讲,我认为是这样的,这次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日本的品牌和系列,因为,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可能应该在四月底的时候,可能真正第一次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到,现在到底这些零部件厂商的生产恢复到了什么程度,或者什么时候可以完成什么产量的安排。可能会使汽车产业会有一个想法,这次受到冲击比较小的,比如像现代的体系,因为它是独立自主的一个供应体系。因此在未来来讲的话,对零部件的布局会产生比较大的一个影响,对所有整车厂在考虑它自己的零部件体系的设置方面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换句话说,可能所有人都在想,如果类似的情况出现的话,我可以从哪儿得到一些后备的支撑,确保我可以连续生产,不要说我停产了。所以我觉得它的影响在于布局的影响,也在于厂商对于自己零部件体系的采购的安排的一些影响。

主持人:对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呢?因为如果日本这边拿不出零部件来供应给其他的汽车厂商的话,中国能不能够在这个时候把握住这个机会,有没有这个能力?

林雷:我觉得难度比较大,原因很简单,它还是以技术为核心的,换句话说,他可能会刺激一些企业在中国来布局,来生产这些产品,当然了,他也会刺激整车厂,可能对零部件厂商,希望能够升级。但核心问题在于我们掌握不了这个技术,如果不掌握这个技术,你想去替代别人是不可能的。应该讲,我们的生产能力是很强的,换句话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们能够替代生产的都能替代生产了,但是我们能够替代技术的,难度还是很大。他只能给我们说,我们有机会可能在未来会有转移过来的生产,可能会鼓励我们说,能够去做一些技术的提升,但是我觉得很难替代那些技术。

主持人:未来15年?

林雷:如果从未来15年来讲的话,就像上海车展主题一样,创新,我只是说他这次在短短海啸过程中,说我能在一年之内替代掉,这是很难的,但是在15年中掌握技术那是很有可能的。

主持人:林先生,在最后向我们凤凰网友介绍一下新华信未来的展望和希望,还有贵公司的目标。

林雷:好的,新华信是一家国内的研究公司,我们从1992年开始成立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在汽车领域来讲的话,我们应该是拥有中国最大的汽车研究团队,也有最大的市场的研究规模。我们从1994年开始提供汽车市场研究工作,到现在为止,我们经历了整个汽车高速发展期,所以我们也是一个幸运的参与者,我们不仅是个见证者。所以我们非常希望中国汽车市场能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够为中国消费者能够持续的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也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我们有比较好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的汽车从大变强。

另外来讲,也确实,随着环境的压力增加和社会和谐的需求,所以希望厂商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能够生产出更多环保的车和低碳车。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最终能够得到消费的机会,如果他确实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话,消费者就得不到消费机会。

另外新华信来讲,在未来会实时来跟踪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变化趋势,能够为厂商的决策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我们能够帮助我们厂商更准确了解中国汽车消费者,能够帮助我们厂房能够有效地开拓市场,如果他们觉得是正确的,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盈利,也可以更多的投入到创新,能更多的符合政府的产业政策,从而促进和谐的社会。

主持人:最后再补充一个问题,有关于汽车品牌,您认为从汽车制造厂商的角度来讲,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最适合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而面对合资自主品牌最贴近的挑战,你认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应该如何发展?

林雷:我觉得合资自主这个概念来讲的话,在最近的一年是比较多的被合资给实施了,过去这个概念是有,但是合资企业并没有实施,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应该值得政府和所有研究机构来进行讨论。原因很简单,合资自主,应该讲现在合资自主所拿出的产品,基本上是和我们自主品牌的产品是重叠的,换句话说,合资自主所要进攻的市场区域,是我们传统自主品牌所传统的区域。当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我们目标是什么?应该讲,原来在低端车,或者低价车这个市场上,是由我们中国传统自主品牌来完成这个工作,现在合资自主来讲的话,他开始通过利用合资企业中比较成熟的产品,甚至可能是一些换代产品,把它拿出来,然后利用生产的规模,生产工艺和生产的水准,然后再换一个中国的品牌,开始下沉,因为所谓下沉的意思就是价格下沉,价格下沉以后,就进入了我们传统的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这个目标是什么目标,我们本来是希望说我们的自主品牌能够有更大市场份额,再大,他们不仅要有过去所谓的低价市场空间,还可以从A级车进入B级车,进入相对比较高价的空间,没想到他们在向上走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股力量开始向下竞争了,这个来讲,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比如说合资自主品牌,他们产品的技术到底是谁的,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是依靠谁呢,可能我们合资自主品牌产品的升级,产品技术可能还要依靠外方,如果这样的话,和我们现在合资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反而又生产出一个新的东西,来进攻我们自主品牌的传统品牌,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值得大家要好好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如果被大规模实施以后,应该说合资自主的生产工艺水平是不错的,零部件体系是比较成熟的,他们的质量是可靠的,这几点加上去,再加上低价,那么自主品牌的压力就太大了。所以因此来讲,合资自主现在目标是需要大家好好讨论的问题。

主持人:非常谢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各位网友,凤凰网汽车是中产和白领人士的汽车门户,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2011年凤凰网在上海车展的报道,谢谢。

相关专题:2011上海车展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凤凰网汽车 高端访谈 上海车展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