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对话罗兰贝格沈军:世界汽车工业向亚洲转移

2011年04月20日 03:25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吴亮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凤凰网汽车讯 4月19日是上海车展媒体日第一天,罗兰贝格发表了《2025年汽车行业前瞻》报告。据此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十五年里,由于五大宏观趋势的驱动和影响,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将发生跨越性的变化。报告会上,凤凰网汽车独家对话了罗兰贝格大中国区副总裁沈军先生。

对话罗兰贝格沈军:世界汽车工业向亚洲转移

凤凰网汽车:本届上海车展主题“创新、未来”,请问沈总是如何诠释和理解这个主题的?

沈军: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各个汽车厂商始终专注于如何给消费者产生最大的价值这一问题,围绕这个切入点不断地去突破过去,提高车辆安全性,环保,驾驶性能等,做出了持续的努力;同时,汽车工业又是一个集合了科技、管理科学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行业,创新在各个领域都得到持续关注,所以我认为这是汽车行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凤凰网汽车: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出炉,中国要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我国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很大,未来五年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向?

沈军:中国的汽车工业,应该说是过去十年经历了非常大的飞跃式发展,目前乘用车销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当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它也面临着发展瓶 颈,比如短期一些大型城市的道路状况拥堵带来的污染等问题等,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到了一个结构性调整的关键变革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十二五也强调要保持一个和谐的发展,也就是说汽车工业与相关配套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这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被提到重要的议程上。

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潜力仍然是非常巨大的。而在短期内,可能由于过快的销量增长,预见到一些产业发展上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得我们产业结构模式优化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从而将得到有效快速地解决。比如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如何通过后市场这个业务的开拓去带动和优化我们的汽车消费环境,为下一步的增长奠定基础。其次从行业利润角度来看,是需要我们去反思未来增长的模式,如何来优化一个增长的模式,进行从粗放到精益的转变,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凤凰网汽车:从购车的环节上来讲,北京已经实行摇号限购政策,限制汽车购买;从用车的环节上来讲,油价上涨,停车费上涨等一系列政策正在逐步提高汽车的使用成本;现今社会,汽车在社会中的角色似乎很尴尬。您如何对汽车进行定位的?

沈军:我也发现北京由于交通道路的状况出台了一个限行的政策。但是我觉得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重心已经在往三四线城市走,也就是说这些市场渗透率在不断地增大。短期内一线城市它面临有一些道路状况的拥挤问题,这会对它短期销量发展有一些制约,但是我相信通过更合理的管理措施,整体拥堵状况也应该有所缓解。

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近期我们也看到像新能源汽车大量涌现,节能环保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觉得我们汽车工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强调一个节能、环保的路径。所以我觉得从中长期发展来说,我仍然是非常看好汽车行业。

凤凰网汽车:您怎么看待新能源车在我国的发展,它大概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沈军:新能源汽车在过去也成为我们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其实从国家政策角度来讲,已经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去开拓,而且政府也出台了很多鼓励的 政策,包括对厂商的扶持,包括对消费的一些补贴。应该说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的早期阶段,面临电池供应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汽车电动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在完全实现汽车驱动电力之前,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混合动力发生一个比较大的作用,作为替代产品。我觉得这个其 实为很多厂商,包括国际企业,包括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发展契机。看谁能够抓住这样一个契机,同时在这个产品技术和新的业务模式上创新,谁就能 够获得比较良好的发展。

这个过程中,我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提一下,发展新能源汽车要避免一些错误的观点。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靠新能源汽车,本土企业就可以弯道超车,这个错误观点已经被认为是不适合的。其实对于无论是新能源还是传统能源,都需要我们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脚踏实地地逐步赶上国际领先企业,我们整体的产业基础尚需尽力打造。

另外,在发展新能源上面要有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它不仅是一个技术突破的问题,还有一个新业务模式的问题,相关的充电配套设施提供等一系列这样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良好的产业政策,也就是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凤凰网汽车: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讲,什么样的发展更适合中国的汽车企业?

沈军:我觉得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第一,要跟随国际技术发展的路径,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二,中国的自主品牌要注重品 牌的提升,因为过去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自主品牌基本给人一种廉价、低质的印象,它需要有一个品牌提升的过程,从而进入到更高层级的市场进行竞争,同时也 提升它整体的品牌吸引力和溢价能力;第三,必须承认,由于核心科技能力缺乏的关系,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还是将侧重于一些较低价格段市场的竞争。因此,对于我们称为“low cost car(低成本造车)”这个业务模式的探讨就显得非常关键,也就是说要摸索出一套如何进行低成本造车的管理体系及实践方法。但是低成本造被并不意味着造廉价和低质的车,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同时,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中国的汽车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整个上游核心能力的打造。举例来讲,就是对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打造。在过去,很多企业总是注重拿 来一款产品的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但是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产业的布局方面,往往是显得比较乏力。这种做法造成企业的整个后续核心竞争能力不足以及持续发展的动力比 较欠缺,所以这点也是比较大的问题。

在国际化进程当中,要注意避免过去简单、粗放的拓展模式。只重采取整车出口,不注重售后服务,以及简单的贸易出口方式已经在国际市场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对整个出口和全球化的模式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去转变过去这种简单的CBU贸易方式出口,而转为更多是精耕细作的市场开拓方式。

凤凰网汽车:面对合资车企的合资自主品牌的挑战,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该如何发展?

沈军:这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也就是很多合资企业现在推出的一个概念,叫合资自主的概念。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合资企业其实也在积极地探 索针对中国多元化的需求,如何以一个多元的品牌有效地渗透覆盖这样一个市场。合资自主这个概念的提出,在于从市场覆盖角度,它可以有更大的操作灵活性。同 时在这个过程中它也会促进一部分的开发能力向在华合资企业进行转移,加强对于本地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供应商的本地化也有很好的促进。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对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纯自主品牌产生一些冲击,因为这一些合资自主品牌往往是基于一些成熟的产品平台进行开发,而且它在零部 件的配套供应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成本的优势,另外在制造品质上又具有合资企业的管理水准。所以我认为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可以促使很多本土的纯自主品牌积极地应对,来 提升它的产品竞争力,提升它的管理的核心竞争能力等,这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提升工作。

[责任编辑:wuliang] 标签:罗兰贝格沈军 上海车展 罗兰贝格 世界汽车工业 十二五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