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汽车讯 2012年11月8-10日,2012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举行。以下为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副总裁王志煌现场发言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博世车辆安全及舒适性的解决方案。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第二个是摩托车安全解决方案,第三个是目前比较热点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最后跟一起分享一下稍微长远一点的汽车安全的发展方向。
谈到汽车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中心内容应该说没有大的改变,节能减排和安全舒适性仍然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题目,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内容上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比较大的改变。比如说经济的两极化使得对便宜车的需求大大增加,像中国、印度、巴西是最典型的市场,怎么样为便宜车提供一个安全的系统,这成为我们一个比较大的话题。
第二个,随着老龄化或者是机动车的增长,对于安全的辅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可能要在方便驾驶和驾驶乐趣方面做出一些平衡。针对这些发展博世在下面四个方面提出了我们应对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解决方案,第一个就是安全为人人,包括两方面的概念,第一方面的概念就是说要人人都能享受得起安全,也就是说对于现在的安全系统我们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得所有车都能装备这样的安全系统。第二,不只关心驾驶员的安全,要关心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比如说摩托车、行人。
其次是关于辅助系统,对于安全来说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来说特别是法规方面,比如说围绕安全的话,驾驶员仍然是最后一道最可靠的安全保护,所以驾驶员目前来说还是不可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样辅助驾驶员减轻负担是我们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
另外一个方面,随着电动车的发展,我们博世将针对制动做新的开发,就是将制动能力转化为电能,更进一步减少能耗,改善燃油经济性。
博世一直被大家认为安全技术的领导者,在1978年推出了第一个ABS,1980年推出了第一个安全气囊,1986年推出第一个TCS,在2010年和2013年阶段,我们借助与雷达和照相机,或者说视频传感器提供预测性警惕系统,以及其他了驾驶员辅助系统,后面还会讲到。在2014年会推出立体视频摄像头为基础的主动行人保护系统,从未来来说我们还是会过度到无人驾驶系统,后面会讲到这一点。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法规的推动,从这张上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像美国、欧洲,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对ESP装备和标配都有明确的时间,要么是执行了,要么是在未来的一两年内都执行。像发达程度比中国略低的国家也对ESP做出了要求。相比这一点上中国在法规上面似乎动作要慢一些,我们对ESP和ABS的装配都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所以我在这里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加快这方面的工作,ESP从各个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看,ESP是非常好的系统,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大众的生命。
如果说从法规看安全技术的发展的话,我们看一看作为指标性的欧洲NCAP,2014到2017年的最新标价标准,从这个标准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对安全技术的需求,在原来成人保护和小孩保护的基础上,在2016年会推出主动的行人保护,也就是说紧急的自动制动系统。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在安全辅助方面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这里面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自动制动,以及道路的识别,道路偏离之后的自动修正等等。
第二点,我想谈谈人人都为安全,在以前的交流中间我们重点讲了博世怎么样把这个产品,比如ABS、ESP做的更便宜,使得便宜的车上都能用上这个系统。应该说在中国我们应该说卓有成效,这个系统现在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这些本土派的车上都有博世的主动安全系统。当然装配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实刚才前面两位嘉宾都讲到交通安全不只是汽车的问题,还包括其他的交通参与者,比如说摩托车。这是欧洲关于摩托车的一个统计,这里面可能有两个数字是比较惊人的,第一个就是说欧盟每公里、每人次车辆,摩托车是汽车的20倍。第二个,从1990年到2008年整体的交通事故量是有很大的降低,借助与各种技术和交通意识。但是摩托车领域的伤亡事故从1990年到2008年,基本上保持在相当的水平上面。这个是一个欧洲的统计数据,也许大家会问中国是怎么样的,很遗憾我这里没有中国有关摩托车的专门数据,我们正在做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希望以后能拿到数据。但是从我们日常的体验来看,中国在这方面的数据应该比欧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摩托车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伤亡事故很大的一个因素是跟制动有关系,包括制动的稳定性和制动该站的时候没有站住,因此博世开发了一个最新的ABS系统,是专门应用于摩托车的。在有效改善摩托车的制动稳定性的同时,大家可以看到制动距离降低了约20%,大家也许会奇怪我们在很大的情况下ABS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降低制动距离,这是对的,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的。
但是大家骑摩托车和两轮车的时候刹车时很难刹到最佳的位置,就是不能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的作用,ABS能够帮助大家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摩托车ABS对于应用和推广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安装问题,因为摩托车的安装位置上面非常受限,为此博世开发了世界上最小的ABS,是专门为摩托车的,这个产品使得在摩托车上的安装和布置不再成为问题。
下面我讲讲大家关注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其实驾驶员辅助系统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顾虑,就是中国对驾驶员辅助系统有多少的认识,在去年我们市场部门对1367个中国的终端客户,也就是驾驶员做了一个最基本的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大大出乎意料,有74%的人对驾驶员辅助系统有比较好的了解,甚至能够讲出某些具体功能的特性和要求。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德国的调查结果,这个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这反应中国市场、中国的最终客户对新技术、对安全驾驶系统新技术的渴望和期待。
谈到技术本身的话驾驶员辅助系统原来在ABS、ESP作为执行器的基础上,增加雷达或者视频等附加的传感器来实现其他的一些功能,目前来说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非常多,也非常繁杂。总结下来主要的一个比如预测性紧急制动,昨天蒋总跟大家介绍了,我们可以在自动识别前面车的情况之后帮助驾驶员在最极端情况下能够自动制动车辆。第二个,比如说自适应巡航系统,另外是借助照相机做行人保护,借助照相机可以识别道路的条件和道路的交通标志,同时借助与ABS、ESP这些执行器,当你识别到你偏离了之后可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回到正确的车道上来。当然也包括照明辅助系统,比如现在比较复杂的路况下面,远光也是经常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还有远近光根据对面来车的情况自行进行变化。还有很多的疲劳驾驶,比如打磕睡,这里面有个系统会提醒你太疲劳了,这都是目前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提供的性能和功能。这里面列得可能还不够多,就是说可做的事情非常多,以后大家有兴趣我们会下还可以讨论。
驾驶员辅助系统,我们刚才讲到非常有用,但是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成本的问题。比如雷达是很不错的东西,我们在奥迪A6上面都有使用,但是偏贵。针对中低端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博世开发了一个中距离雷达,探测距离可以到160米,探测角度是45度,同时利用77GHz的频率使得性能精确度是其他产品的3到5倍。是因为采用77GHz的频率使得体积做得非常小,所以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利用这样一个雷达我们可以实现很多的功能,前面讲到的比如预测性碰撞、紧急自动制动等等。下面我给大家放一个电影,就是利用中距离雷达怎么样来实现自适应的巡航系统。
这样的系统非常美妙,但是这个前提条件必须得有ESP作为支持,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刚才讲到ESP的装车率大概不到4%或4%左右。但是我们对驾驶员辅助系统有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长期的疲劳驾驶,还有交通安全事故以后的记录。为此我们在根据中国市场特殊的需要开发了一款新的紧凑型的摄像头,这个是不需要ESP支持的,主要功能包括车道偏离,第二个是打磕睡的提醒,第三个是远近光的自动变化,第四个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能够记录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这个成本非常低,同时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国市场上目前疲劳驾驶造成事故比较多的具体困难。
博世作为一个全球公司,我们在主动安全方面,一方面是把全球最新的技术带到中国市场上来,同时在苏州设立了大概超过四百个人的技术中心,不光把全球的技术带到中国,也开始为中国市场、中国的特殊需要开发和设计自己的产品。我们很乐意跟全国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和其他的机构合作,来改善中国的道路安全。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投资将近7个亿的牙克石的冬季测试中心和博世东海夏季测试,将会对第三方开放,这里面凝聚着博世几十年产品开发和产品经验在里面,希望这样的举动能够对中国道路的安全改善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
下面谈一谈无人驾驶,其实在很多的安全论坛上面无人驾驶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区的国际论坛上面。无人驾驶到底是一个梦想还是一个现实,这里看一个J.D.Power报告的调查,即使3000美元以上也有对这个技术感兴趣,这意味着不是离我们很远的梦想,是一个比较近的现象。无人驾驶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车与车之间的通讯,以及车与环境通讯的传感器问题。第二个是电子地图。第三个是人工智能的模糊计算、处理。第四个是执行器。从技术上来讲,应该说基本都具备了条件,但是在技术的可靠性或者说完善的可靠性和成本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最最影响无人驾驶的目前使用,可能是有一个法律框架的问题要解决,比如说我们的制造商、驾驶员、保险公司和我们的政府在一旦事故发生之后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
从博世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最终的无人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将会到来,因为从安全控制或安全驾驶的研究来看,最危险的因素就是人,最后出问题的都是人。如果要真正实现完完全全的安全驾驶,那么必须把人的因素排除在外,这也是无人驾驶最终出现的动力。但是无人驾驶我们认为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分布局的过程,借助ESP和ABS,我们希望没有伤害的驾驶,这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还可以做到更好一些。下面我们借助雷达和照相机技术,可以更进一步改善车与车之间的通讯,以及车与环境之间的通讯,基本上可以过度到无事故驾驶。再给一些时间,我们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完善优化,包括法律环境的改善,我们将实现无人驾驶。大家可能是2020+要加多少,坦率说不知道,但是估计在2030年以后。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