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治堵引发广州区域发展大调整

2011年01月25日 11: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继北京版治堵措施出台后,《广州后亚运时代交通治堵方案》(讨论稿)(下简称《方案》)亦于近日面世。

亚运期间,由于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拥堵明显缓和。但随后却出现反弹——目前,全市晚高峰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仅为21.4公里/小时。以目前的趋势,到2013年中心区平均速度降至警戒线20公里/小时以下的道路将多于60%。

《方案》提出了“建、限、管”等3大类、共计30条具体措施,如修建公交车道、限制外地车辆、升级交通管理系统等等。据广州市交委人士介绍,征求完意见后相关措施还将细化。

“这些措施有近有远,治堵效果值得期待。”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本报分析,从深层次上,广州之堵,根源在于城市规划不合理下,功能过于集中。

技术升级以治堵最容易

在珠三角城市一体化背景下,限制外来车辆入城的效果和合理性备受质疑。

广州车辆需求增长超过22%,道路增长却不及5%,需求是供给的4倍,每天上牌的汽车近千辆。“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私家车,发展公交和地铁系统。”曾任广州市规划院总规划师的袁奇峰对本报分析。

《方案》提出要建立“公交都市”,在公交路线、站场、专用车道、公交数量等方面,都提出了量化指标。如到2015年中心城区初步计划新增公交车3000辆,其中2011年增加公交车700辆。

但在彭澎看来,更关键的是公交车的使用效率。“无论何种措施,关键是让居民坐上车后,车轮能动起来,否则再多公交车也没用。”

“市中心区特别是老城区,建筑密集,涉及的利益博弈也非常复杂,扩路并不现实。”彭澎对本报解释,广州只有荔湾区康王路是在住宅区上铺起来,但是现在连打通断头路都很难,就是因为利益关系不容易摆平。

在《方案》中,徐建闽颇为推崇交通智能化的做法——即建立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推进停车场信息资源共享、停车换乘信息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建设等措施。徐是华南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所长,最近参与了《方案》的专家评审会。

在徐建闽看来,《方案》中的措施,也应该有先后之分。“技术手段可提高路网效率,道路使用率达到极限后,再用经济手段来调控。”徐说,如限制外来车辆入城、提高停车费等措施。

而《方案》提出后,也随即引起了争议——争议就集中在这些经济手段上。以提高停车费为例,今年拟将广州市区域划分三类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收费,提高部分区域收费。

实际上,2004年底广州已有地区施行该措施,显然,治堵目的尚未达到。

而在珠三角城市一体化背景下,限制外来车辆入城的效果和合理性也备受质疑。

相比于这些经济手段,在徐建闽看来,在方案提出的措施中,最容易落实的是技术化升级。

[责任编辑:linyz] 标签:方案 广州南站 广州 城市布局 治堵 交通 出行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