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王凤英议案:建议制定“走出去”国家战略

2011年03月03日 10:57
来源:和讯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建议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

概要:随着经济快速崛起,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建设,重塑和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共识。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代表,汽车行业理应承担相应责任,打响“中国车”品牌任重道远。

在2010年以1806万辆的总销量蝉联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后,中国距离汽车强国依旧遥远:自主品牌在轿车销售中占比只有三成;而出口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则不足3%。与此同时,目前已经实现出口的部分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除了自身存在的原因诸如品牌溢价能力低、企业间互相压价、缺乏整体战略等,还受到当地的产业政策、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的威胁。

面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种种问题,建议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为产品品质好、经营质量高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营造有利于国际化发展的配套环境,抓住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产业升级,在全球打响“中国车”品牌,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为打响“中国车”品牌营造产业政策环境

背景:“中国车”羽翼渐丰 国际化成为必经之路

在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含量高、工业产值大、上下游产业拉动力强的汽车产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融合了机械、电子、信息等多项技术的汽车产品则成为塑造国家制造业整体品牌形象的重要名片。我国汽车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代表,“中国车”理应成为塑造中国新国际形象的重要名片。

1、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汽车由大到强的内在要求;

国民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国在短短10年间成为首屈一指的汽车产销大国,2010年汽车生产和销售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软硬件基础条件的逐步完善,无论是企业、行业还是政府与社会公众,对于中国汽车由大到强的愿望都越来越强烈。

如今,单纯的国内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汽车发展的内在需求,国际化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这也是自主品牌实现真正“走出去”,在全球打响“中国车”品牌的必由之路。目前,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汽车产业已具备了开始打造“中国车”品牌、向国际化发展大踏步迈进的基本前提。

2、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开始自发进行“中国车”品牌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自主品牌汽车不断壮大,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1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27.3万辆,占比45.6%,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万辆,占比30.9%,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巨大的市场机遇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汽车在产能规模、生产工艺、产品品质、技术研发、经营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并开始着手进行品牌建设。像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企业已经自发地着手进行“中国车”整体品牌发展的规划。

3、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稳步提升,具备打造品牌的基础;

品牌的基础是产品品质,近几年,自主品牌在提升产品品质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一些优秀的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的大力投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品质基础,并有意识地开始规划、塑造自身品牌。具体表现在:

(1)汽车造型设计越来越国际化。自主品牌在造型设计上的提升很快,已经摆脱了抄袭模仿,而且越来越时尚,个别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开始积极探索寻求自己个性化的造型设计基因,尽管还不是很清晰,但这种趋势是明显的。

(2)钣金工艺和喷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与合资品牌相比,差距越来越少,个别企业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合资品牌同级车的水平。

(3)发动机技术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很多自主品牌企业都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排放标准都达到较高水平。

(4)汽车配置更加丰富。倒车影像、GPS导航系统、多功能方向盘等很多合资品牌中级车的先进配置都出现在7、8万元的自主品牌汽车上。

(5)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高质量的自主品牌车型纷纷涌现,并进入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像长城汽车的多款车型已经打入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并迅速打开局面。

4、汽车出口走过了初级阶段,海外发展开始纵深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际上,在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已成为常态,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过了单纯出口商品的初级阶段,开始从海外融资上市到海外投资建厂甚至是海外并购,从资本输出到战略布局,实行了多层级、全方位的推进。中国汽车企业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汽车出口渐成气候。从2001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我国汽车整车年出口辆从2万辆攀升到接近70万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整车出口36万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10年出口54.49万辆,呈现复苏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的汽车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市场结构、贸易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出口车型最初以商用车为主,现在已包含乘用车各种车型,出口区域由从最初比较单一的市场到现在覆盖了210个国家。从出口方式上看,也从最初简单的出口贸易,发展到现在开始通过技术、投资、并购等多种方式开拓海外市场。以长城汽车为例,近年来,长城已在俄罗斯、印尼、伊朗、埃及等国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KD组装厂,现拥有12个海外KD组装厂。另外,在海外并购方面,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开始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收购海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一些企业也开始在海外建设自己的研发中心。这标志着我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发展已经向纵深领域拓展。

问题:国际化战略整体准备不足 海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所面临的问题,除了还主要是在低附加值领域参与竞争外,本身也存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的“软肋”:

——硬实力方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料表明,我国机械、汽车工业的总体技术自给率只有60%左右,尤其是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及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还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软实力方面,品牌建设工作滞后。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在品牌建设的缺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隐忧。

在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战略规划,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和显现,主要表现在:

1、汽车出口价格的相对低廉,出口车型大部分集中在低端。

目前,我国出口车型以低端、低价产品为主,国内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互相压价导致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同时,过度价格竞争也给其他国家针对我国汽车产品的反倾销制造口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2010年1-11月,我国乘用车出口25.40万辆,创汇金额16.60亿美元;商用车出口25.68万辆,创汇金额45.75亿美元。由此可算出,乘用车单车平均出口价不足1万美元,仅大约6535美元,而商用车单车平均出口价大约为1.78万美元。与之相对应,进口车平均单价则达到3.78万美元。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相比,我国汽车出口价格低廉,利润率过低。

2、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汽车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上涨,给汽车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虽然部分产品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及合同条款的制定来消化吸收,但是持续大幅的汇率波动使出口企业难以把握,只能通过出口汽车的美元价格上涨释放出来,最终削弱价格竞争力。此外,随着资源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出口企业在成本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3.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关税、技术、认证方面设置了一些壁垒,增加了我国汽车出口的难度。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很突出。近几年来,我国遭到的反倾销、反补贴,包括保障措施、特保条款等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4.出口秩序缺乏行业监管,一些汽车企业缺乏海外市场体系化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在一些国家形成了中国汽车“散乱差”的不好印象。

一些企业缺乏国际化战略,没有扎根海外市场的意识,只做出口贸易不做市场建设,更没有品牌建设规划,最终形成以做短期买卖、做一笔赚一笔、甚至赔钱赚吆喝只为获得出口退税的恶性循环。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中国汽车在部分海外市场快进快退的整体失利案例会一再上演,而且一旦失败退出,“中国车”在海外消费者心目中必将留下恶劣印象,再重新进入的难度就非常大。

5.对大多数汽车出口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等服务支持网络的建立,成为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尤其对于一些刚刚进入的新市场,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汽车是很特殊的产品,在销售完成后,必须要有维修保证,而现在很多进出口商都是一锤子买卖,这样不仅坑了当地消费者,也使得整个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受损。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个别企业收到了短期利益,但最终受伤的是中国汽车产业。

这些问题得不到不解决,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就难以站稳根基。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中国 汽车 品牌 企业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