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造成的损失仍在继续扩大。不过,就在业界对日本地震所引发的产业链“断层”与库存管理等问题进行热议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已从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看到了中国包括农业、渔业、汽车业、家电产业等在内的产业的新机遇。
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主任徐以汎对记者表示:“在全球化产业分工的过程中,虽然一个区域或者说环节缺失了,但市场仍然存在,需求依然旺盛。这个时候,突发事件的发生就成了机遇,产业重心或有转移。”
以汽车行业为例,业内普遍认为,地震将让我国日系车及其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提速,或涉及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构。
据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刘副秘书长介绍,“断电导致的物流方面问题是罪魁祸首。对于与其有一定竞争关系的国内企业,则有望增加销量。”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进口的零部件中,在发动机零部件、传动系统零部件、发动机产品、行驶系统、制动系统方面,日本排在了第一位;而在车身附件、电子电器和转向系统方面,日本也仅仅是排在德国之后。
业内人士分析,从长期来说,日元近年的持续升值让日本企业出口受损,地震对供应链中断的触动,可以让中国承接日本汽车产业转移的机会。而从供应链安全来说,日方或会加速将零部件生产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
“日本大地震导致的产业 ‘断层’,即零部件的配套机会短期不大可能马上转移到国内的企业,但是从中长期看,日本地震缺失对我国的整车国产化进程有着提速的作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
此外,贾新光认为,地震之后,中国企业可以并且能够参与替代生产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一些下游产品,比如内外饰如玻璃和轮胎、底盘基础、简单的电器片等。
除此之外,具有完备产业链的白电产业也受到了颇多的关注。
“不但生产能力几乎不会受到日本企业的影响,灾后的日本重建也可能带动更多的家电需求,这会帮助我国家电企业实现出口上的增长。”申银万国分析师何奇说。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顾华副教授认为:“农业、渔业、电子业以及钢材业等,都可能有新的增长空间。”
当下,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了国内这些行业所在企业应当研究的课题。一方面,企业在应对日本地震所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研发投入,重新对核心的产品,生产方式加大力度,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