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
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吗?
政策效果初显,重点拥堵区域即“提价区”的车流量与停车量均下降了一成多
北京市自4月1日起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价格,三环内大量停车位收费标准涨了5倍,被称为“限行”、“限购”后北京“治堵”的又一剂猛药。
新政已近满月,实际效果究竟怎样?
“绝对有变化!城里的路好走了,拥堵时间短了!”北方出租车公司司机刘连革对停车费涨价举双手赞成。他举例,原来北三环马甸桥开往德胜门外方向,从早晨7点一直堵到九十点钟,现在拥堵的时间短了。一些原本要等五六个红灯才能通过的路口,现在基本等两三个灯就可以通过。
记者分别在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打车,随机采访了北汽、渔阳、九龙、万泉寺等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他们均表示4月1日后,三环内路况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拥堵时间缩短,拥堵程度下降,违章路侧停车导致的拥堵点减少。
可是,与出租车司机感受不同,接受采访的私家车车主大多表示,停车费涨价效果并不明显。记者采访了家住回龙观、广渠门、洋桥、新街口的4位私家车主,他们分别在万寿路、金融街(7.26,0.00,0.00%)、国贸、崇文门上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下班期间交通拥堵依然严重,在医院、学校周边行车依然缓慢。
“我上班距离就6公里,因为堵车,要花30多分钟。原来怎么堵,现在还是怎么堵。”家住东南四环、在光华路一家咨询公司上班的李先生坦言,因为公交换乘非常不便,公司绝大部分“有车族”依然开车上路,只是变换了停车的地方。
为什么私家车主与出租车司机的路况感受不太相同呢?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认为:“出租车司机全天全市运营,私家车主要集中在通勤早、晚高峰出行,且线路固定,因此两者可能出现感受差异。”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监测数据,调整停车费后,带来以下明显变化:
首先,一类区域停车场周边的小客车流量下降较为明显。一类区域停车场周边的35条监测路段中,有27条路段的小客车流量有所下降,平均降幅为12%。比如在北二环小街桥辅路的平均车流量下降了13%,西二环内南滨河路的平均车流量下降了10.3%。
其次,提高收费区域的停车量少了。在跟踪的11个监测地点中,7个监测地点的停车位利用率下降,平均降了16个百分点。比如,位于西二环中环广场路侧停车场的停车位利用率下降23个百分点,小街桥桥下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车主调查问卷反映,价格调整后,29%的受访者选择采用其他的交通方式,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价格杠杆在发挥作用,日均机动车出行总量将减少。
郭继孚也坦言,政策充分发挥效用需要一段时间。在实施初期,效果还不会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