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全国政协委员:17年仍无头绪 公车改革路怎么走?

2011年05月11日 15: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62026辆——北京市财政局日前公布的全市公车数量。由于这个数字不足人们预期的十分之一,挑动了社会公众对公车的极大敏感和争议,同时使公车改革再度显得迫在眉睫。

公车改革17年仍无头绪

“武汉公车改革试点7年难推开,出现车越多越不够用的怪现象……”在公众聚焦公车改革的背景之下,日前的这则新闻显得尤为刺眼。

如果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我国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近17个年头。如果从2003年正式启动“公车拍卖”、“公车货币化改革”等措施算起,深度公车改革也已近8年。然而现实是,迄今为止,这项改革仍然没有什么头绪。在政府采购中,汽车始终位列前三位。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即便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已达上千亿,还是遭到质疑称其严重缩水。民革中央2010年一份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指出,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至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据记者了解,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约20%,约是GDP增速的两倍。这就大大增强了公车的消费能力。尤其是一些原先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在地价高涨的今天,土地收入的增长确保了公车消费能力的增长。有统计数字显示,私家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党政机关单位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

近年来,有关公车改革的消息不绝于耳,如规范公车配备标准、对公车实行社会化管理和货币化改革、严格控制公车数量、加强对公车使用的监督等,然而,几乎没有一项措施能够真正把公车管理好、使用好,也没有一个地区真正取得成功。相反,公车购置和更换的刚性更强了,速度也更快了。“所谓的公车改革,基本上是原地打转,或进一步,退一步,甚至退两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看来,在有些地方的公车改革中,把货币补助当作福利。“目前公车改革补助标准不统一,造成同一级别在不同的地方差别很大,有的错把补助当福利,引发了新的不公平。”在他看来,治理方案年年出新,效果却原地踏步。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政协 公车改革 公务车 北京市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