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公车改革举步维艰,公车更换却马不停蹄,这种残酷的现实和鲜明的对照折射出公车改革之痛。
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这种“官员屁股上的腐败”早已家喻户晓,公车改革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这样对记者说。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杜黎明提交了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积极的回复。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还出台了关于公务车配备管理使用的办法。杜黎明称,文件中关于控制公车总量、降低配置标准的规定,正是他的提案中的建议事项。
在杜黎明看来,公务用车改革是取信于民,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也是降低行政成本的现实需要。他认为,现在私家车已十分普及,但公务用车依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等模式。促进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堵塞、建设廉洁政府等目标,都表明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公车制度改革的呼唤日趋强烈,一些地方也先后启动了这项改革。由于现在乘用车社会化服务不断完善、家用轿车日益普及,全面推进这项改革的条件已大体具备。
今年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曾表示,对于公车私用问题,“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随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明确提出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要规范公务用车配备治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上月25日,温总理又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管理使用改革,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
虽然公车改革多年来裹足不前,但决策层最近对此的频繁表态让人们看到了公车改革推进的希望。
“公车改革是社会所盼、民心所向。”杜黎明建议,应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严控公车购置数量、购置金额。当前,尤其要坚持减少配置总量、降低配备标准。深入开展公务用车情况专项清理。全面掌握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车辆结构、经费支出、公车使用和超编超标配车等情况,为公车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此外,他认为应该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公务用车改革指导性文件,明确各地区、各个级别的补贴档次,切忌把公车改革当作一种福利分配;明确原有公车处理方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杜黎明还认为,公车改革应与政府机构改革、监管制度完善、廉洁从政建设、财政体制改革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紧密结合,避免改革后公车数量再度膨胀、运行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发生。
但是,根据记者从国家发改委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外界热议的公车改革目前还仅仅处于研究阶段,至于何时出台具体改革措施,发改委体改司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还不清楚”。据透露,此前媒体透露有关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只是来自相关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想法,目前还没有达到政策操作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