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到当下,我国这一行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到2009年底,我国约有5000~10000家登记的汽车租赁企业,其中50%的企业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市场份额按金额占60%。这四个大城市诞生了几家规模在500辆以上的租赁公司,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0%上升到2009年的40%,复合增长率达到近35%。如成都、杭州、厦门等地,租赁车辆规模迅速扩大,各种中小型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但从行业整合程度来看,前10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过11%,前5家只占8%。我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首汽,市场占有率也不到3%,远远小于其他国家的整合程度。
“在我国,汽车租赁业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业,目前所有和客运有关的行业,如公交、出租车、长途大巴等,均不含汽车租赁业务。”吕红兵说。
经测算,2009年,中国乘用车租赁市场车辆规模在14万辆左右,营业额约为138亿元。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租赁市场经历了第一轮高速增长期,五年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预计未来5年,租赁市场将持续维持25%左右的增长。
吕红兵说,我国租车行业市场快速膨胀,却仍存在致命“软肋”——缺乏相关立法和政策,“由于缺乏相应法规,众多租赁公司被骗租率高,导致经营亏损,企业经营风险大。这同时造成了普遍缺乏行业规范、市场混乱的窘境,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目前汽车租赁只能列入普通服务行业,没有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更加大了企业风险。”
吕红兵举了个例子:世界最大的汽车租赁商赫兹公司曾进军中国,但8年后静悄悄地收缩了业务。
根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调查分析,国际市场发展较成熟的短期自驾市场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目前占市场份额的18%。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大,汽车租赁业作为汽车行业的补充,已经越来越重要,而国内汽车租赁业仍处于低端水平,汽车租赁的困局已经影响到汽车流通的良性循环及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吕红兵说。
新兴“带驾租车”遭遇“无法可依”
上海申骏律师事务所主任管敏正律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不存在有关汽车租赁行业的全国性法规。
2007年12月,交通运输部废止了原来的《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原因是“很多内容已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并且与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