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你空投到中国,但无法告诉你陆地情况如何,我们只知道,你的生存能力很强,不会落地就牺牲,而且还能组织起一个团队。”孙星原说,“总部让我收集大量本地信息,总结一下,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孙星原:汽车业的海军陆战队员
ABR记者 刘杨
时隔10年,麦格纳中国区负责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副总裁孙星原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回归到中国路线上的。
48岁的大卫•柯特(David M. Cote)在2001年2月从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来到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TRW(天合)担任总裁。他是通用电气的传奇总裁杰克•韦尔奇为自己选的4个接班候选人之一,按照当初的约定,在韦尔奇决定把位置留给伊梅尔特之后,柯特必须离开GE。
柯特上任后在TRW公司内部的优秀干部队伍中选出10%去推广6西格玛,目的是从管理层上就改变猜测和主观臆断,而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孙星原当时是TRW一个事业部少数的华人工程师,也是这10%之一。这次培训很符合孙星原的知识背景,他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有扎实的理科基础。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美国密西根州。在6西格玛中,基本是运用模型来解决问题。
孙星原说:“我想机会来了,中国人一定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些事情是把我们放到一个团队里面,去面对生产问题、质量问题、运行模式问题,研究怎么样改善。这段时间给我一个机会去锻炼如何组织不同级别的不同团队,有时候整天跟工人接触,解决各种看似无法处理的问题。”
此时,孙星原已经在TRW工作10年,负责未来技术开发,从工程师做到高级工程师,管理技术平台。学材料出身的孙星原在专业上一直走的很顺,他的专利对于气囊材料以及应用有很重要的影响。公司让他从1995年开始接触中国市场。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在1990年代中期,国外整车企业对中国的思考是,如何把既有车型拿到中国,延续产品生命周期。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他们要做的是如何将西方的技术介绍到中国来,国产化,大部分精力是寻找如何形成本地配套能力。“当时我们一个大的事业部有上万人,中国人也就几个。所以就让我来做。”孙星原说。
孙星原在培训中的表现,以及中国市场的增长率让公司觉得,可以派个中国人回去寻找更大机会。选的标准是开疆拓土型的选手,美国人称之为海军陆战队类型。“老板对我说,我们把你空投到中国,但无法告诉你陆地情况如何,我们只知道,你的生存能力很强,不会落地就牺牲,而且还能组织起一个团队。”孙星原说,“总部让我收集大量本地信息,总结一下,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2003年,孙星原只身回到中国,公司架构上只有亚太区层面,在中国没有任何基础。他从找办公室开始具体接触市场。在带领团队搬了6次家之后,他开始适应并喜欢中国市场的节奏。
2008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找到孙星原,希望能够请他加盟并协助开拓中国市场。麦格纳产品线众多,在中国虽有布局,但步伐比行业平均和麦格纳其他地区略低。总部希望,在单车产品价值上,麦格纳中国区能够迅速追上欧美市场的水平。
在过去十多年里,麦格纳中国区一直是外派高管,虽然在市场拓展上取得一些进展,但如果要获得更大的份额,他们需要一个技术背景出色并且与中国没有距离感的管理者,同时,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孙星原说:“有意思的是,麦格纳给我的目标,和当初我回国一样,也是海军陆战队式的。”他分析说,跨国公司有这个意识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待在中国的时间超过了所有和我探讨问题的海外高管,我接触的客户也更多。他们应该听听中国的意见从而做出判断,而不是让中国公司听他们的意见来制定策略。
孙星原打算做的一个方向,就是把麦格纳的工程能力复制到中国团队身上,在本地建立一个工程中心的架构。中国高校培养了大量工程师,这些人的低成本优势还未发挥出来。孙星原说:“哪一个企业如果能发挥出来的话,那将是持续性的力量。未来你会看到麦格纳中国前进的步伐是多么迅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十一五”,再展望“十二五”,所以具体提及汽车业的并不多,仅有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话题较去年下降13处,致使今年仅为10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