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还是发展校车”是一个伪命题

2012年01月18日 10: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玉胜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日前结束,截至2012年1月11日,共有2818人次通过网络、信函提出7030条意见。公众意见在“就近入学还是发展校车”、“幼儿是否应当使用校车”、“校车高标准是否可行”、“校车安全是否该由教育部门牵头”等问题产生了分歧和激烈碰撞。(1月17日《北京晨报》)

近年来撤点并校导致的教育格局变化,引发了校车需求的猛增,进而增大了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此次《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中,“就近入学还是发展校车”成为首当其冲的争议焦点,许多人把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上学,作为从源头上遏制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治本措施,并以此质疑“发展校车”的必要性。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不可否认,“就近入学”作为国家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减轻学生家庭教育成本的政策规定,应该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但“就近入学”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多大距离算“就近”,国家没有具体统一的数据要求,同时,由于地理方位的差异,各地对“就近”原则的操作也不尽相同,比如山区,恐怕再短的“就近”也比城市学校远得多。

再说“撤点并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日益深入人心,适龄儿童数量锐减已成不争的事实。有的学校每年开学只能收到几个、十几个学生,无法设班、难以开科,强行办校不仅浪费资源,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学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已成不可逆转发展趋势。把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归咎于撤点并校显然有失偏颇。

学校是一个人员集中、作息统一之所,即便是确保“就近入学”和实施寄宿制管理,集体上下学总是免不了的事情。正是由于孩子们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校车接送不可或缺。事实上,过去发生的多起“校车”事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校车”,而且超载、超速、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居多。酿成悲剧的原因并非“发展校车”,而在管理缺位。辽宁宽甸以校车运行3年无事故的奇迹,生动地向社会诠释了“责任”与“诚信”的极端重要性。

其实,就校车安全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的活动而言,“就近入学还是发展校车”的争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在充分保障“就近入学”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校车,并确保行车安全,这才是人们期待的理想结果。

[责任编辑:linyz] 标签:校车 就近入学 伪命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