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会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中供过于求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毕马威的一份预言报告一石击起千层浪,再次将中国汽车产能是否过剩这个让业内人士产生隐忧的问题搬上了桌面。事实上,早有人统计过,将各大车企“十二五”期末的产能相加,可超过4000万辆。中国是否有如此大的汽车市场容量?庞大的新车产能将如何消化?市场在哪里?厂家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拉动新车增量?中国的道路交通是否足以应对销量骤增带来的挑战?种种疑问悬于业内和一切关心汽车产业人心中。究其一点:何时,中国成为汽车强国?产能,将不再成话题?![参与评论]
汽车产能上演扩充战
上汽集团:销售首破4百万 扩产再投逾百亿
上汽大众继续投资,扩充产能。2012年1月7日,上汽大众拥有30万辆汽车产能的新工厂在浙江宁波杭州湾新区全面开工。除此以外,上汽大众还将在新疆乌鲁木齐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新疆)有限公司。计划2013年投资人民币约20亿元,建设具备年产5万辆A级乘用车产能的新疆生产基地。上汽通用扩产计划已在2011年7月展开。上汽通用投资70亿人民币,扩建沈阳北盛工厂,以缓解工厂产能紧张局面。 [详细]
-
中国成为汽车全球扩产“飓风”中心地带
尽管人们还在为了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绞尽脑汁,但全球汽车厂商依然对于扩产乐此不疲。德国大众一年之内接连在中国广东和南京布下了两个全新的整车生产基地。紧随大众步伐,通用、福特、标致-雪铁龙、日产、现代起亚和本田等外资巨头,同样不约而同地启动了扩产计划。连一向保守的福特和本田,也相继在去年的7月和11月启动了中国的扩产计划。[详细]
12家主流车企2015年规划产能超过3000多万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国内排名前30家主要车企总的产能规划已经轻松突破4000万辆。对于其中原因,业界某权威人士脱口而出,现在还没有一个产业的上缴税收可以同汽车业相比。据专业人士介绍,以现有的汽车销量计算,汽车创造的直接税收超过了8000亿。客观来看,近年来,无论是行业还是地方,汽车产业对经济和消费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汽车企业俨然成了摇钱树。因此,我们看到在一个城市里会同时出现两三家大型汽车厂家扎堆。[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
中国能否承载高产能
人均资源不同 千人保有量是忽悠
我们别老和美国比千人保有量,更应该和美国比比资源。美国可利用国土面积大约是中国的两倍,算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能是美国的一半,美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大致为2.5亿辆,这样算来,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将是1.25亿辆左右,中国现有的汽车保有量约8500万辆,由于中国增加几乎全是新车,这4000万辆的增长空间,按2011年2000万辆规模,只要两三年就会饱和。美国的购车单位是个人,而中国是家庭。[详细]
-
汽车保有量跃居全球第二 “大城市病”四处蔓延
现在汽车工业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供求问题,也不是产能问题;不是增长速度理性与否问题,而是社会、环境、能源三大瓶颈。如果2015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3000辆,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我国石油消耗量就有可能达到7亿-8亿吨的水平。各机构预测2015年国内石油产量在3亿-3.5亿吨,仍然一半以上的消耗量需要进口。目前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广州和深圳,这些城市本身就存在交通拥堵的难题,现在又要面对氮氧化物等环保约束。 [详细]
车市能否继续“高增长”成业界争论焦点
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车市的走向。对增速放缓的车市而言,2012年将维持以调整为主的势态。今年,燃料油进口关税、成品油定价机制、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车船税法、投资政策,都陆续出台新的规定,专家预测这些政策将在新的一年里发挥重大作用,推动车市在调整中实现发展。如燃料油进口关税将会有利于稳定和拉动商用车市场。《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在加快二手车流通的同时,也能够带来一定量的新车消费增长空间。 [详细]
编辑点评 | |
梅子:社会环境与企业相辅相成。当社会环境不能承载汽车产能快速扩张的后果时,也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发展实际。人均的概念只是参照系,绝非决策的依据。 |
名家论产能
不必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焦虑
回顾最近二十多年,中国汽车的确不止一次出现过产能过剩问题,但是由于市场潜力很大,加之增长速度很快,过剩的产能总是很快就被市场消化了,似乎还没有出现过企业完全因产能过剩而被拖垮的案例。反倒是发生的几次“市场井喷”,不少企业因产能不足,生产不出车子卖,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挣不到手。以我近30年来的观察,中国企业已经习惯于“说了不做,做了不说”,每家企业,在每件事情上都有两种预案。[详细]
解决产能过剩 追大不如追强
汽车企业的“十二五”规划是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出台的。当时,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大部分工厂产能不足,为了抢抓市场机遇,企业扩大产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今,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国家政策已经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应该以变应变。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整个产业的“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面对当前汽车投资过热,各级政府和汽车企业,都应该将发展重点由“追大”调整为“追强”。[详细]
为剧增的产量找出路
汽车行业“散乱差”仍存 兼并重组还需加速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但中国的汽车产业比较分散,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产品整体技术含量和品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直辖市生产整车,这样拥有众多汽车企业的现状显然是不利于行业发展,一方面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的浪费。这都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来解决。[详细]
-
目前出口仍低迷 中国汽车出口看未来十年
从出口产品及出口国等方面来看,我国的汽车业出口仍存在低成本竞争,难以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困境。2011年,虽然我国汽车出口相比2010年有所回升,但也仅有80余万辆的出口规模,不到总产量的5%。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不仅无法与欧美、日韩等汽车出口大国相比,也不及作为国际车企出口基地的泰国、墨西哥等,也不及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事实上,丰田出口占其全球产量的60%以上。中国汽车出口潜力无穷。[详细]
汽车信贷成银行鸡肋 厂商争食汽车金融
有关方面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汽车金融渗透率接近100%,而在欧洲市场达到60%~70%。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金融渗透率只有15%。“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汽车金融不管是在汽车企业的销售推动、利润贡献,还是在客户服务上,都还依然只是处于‘配角’地位。”[详细]
-
发达国家年汽车租赁需求可达300万辆
2012年春节期间,汽车租赁的价格较去年国庆节期间增长了近二成,而且还取消了很多的优惠,但汽车租赁市场依然火爆异常,汽车租赁市场呈价格上涨、租赁期延长等势头。目前国际汽车租赁业整体规模已达千亿美元级别。在租赁业务极为发达的欧美国家,每年有近300万辆车租赁需求。与此相比,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起步较晚,尚未进入完全竞争阶段。[详细]
海外启示录
后来居上的“韩流”
韩国汽车工业从“代工模范”走到世界前五、对欧美的百年老店构成威胁,这种后来居上的势头,足以让早于韩国起步的中国汽车业汗颜。1998年的经济危机成了韩国将差距拉大的一道分水岭。重组后的韩国汽车甩掉了历史的重疴后,反而开始轻装前进。车型的谱系化、技术标准的严格化、核心技术的研发步伐、外观设计的大幅度进化、向高端车和性能车领域的冲击,这些都成为韩国汽车后来居上的有力武器。[详细]
美国汽车业的荣与辱
汽车产业的大发展,美国车长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到90年代都占70%左右,令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结果是令通用汽车等美国汽车厂商变得臃肿而低效。面对日系“三大”的围攻,反应迟缓且节节败退,市场份额一缩再缩,在被丰田夺走世界第一之后,终于在金融危机的压迫下,轰然倒地。经历了称雄世界,也经历了困境中的艰难,现在的美国汽车工业,正处在瘦身、恢复阶段,人们仍相信他们依然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仍然有能力东山再起。[详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