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民营企业体制改革 需要政策环境(2)

2012年02月27日 16:15
来源:凤凰网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第二个问题具体谈谈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空间。

第一,我们对现在的国有经济要给予正确认识,国有企业过去20来年也经历了很多改革,先是管理改革,后来职工下岗,然后是产权改革,抓大放小,相当多一部分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都上了市,30%的股权已经是民营了,所以现在多数国有企业是新国企,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情况,有的还引进了国外投资者,很多实行了股份制,董事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都是政府官员,有了股权代表,利润已经成为追求目标了,你再发布行政命令得顾及股民的利益了,正是在这样改革的前提下,国企的经营状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对这些我们需要认识到。因此,体制弱势相比过去的老国企要小一点,从客观上我们得承认这一点,历史上还有很多遗留,这也是必然,说起来,现在国企有了利润,甚至利润还比较高,但你回头要想想国家为国企投了多少资,利润率还是不够的,这里面有很多历史问题,历史包袱、过去的体制机制不是一个市场环境等,这些都是问题,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国企,因此国企在现阶段发挥的历史作用应该充分肯定,国企的改革成就也应该充分肯定,抓大放小,使得我们经济放活这个过程也应该肯定。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不是中世纪那样一大片小私有经济的市场经济状态,我们在八十年代以后发展的历史起点是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早期没有私人企业,这点我们不尽合西方国家不一样,和现在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也不一样,现在动不动拿我们的民营企业和印度的民营企业比,“你看人家塔塔多么了不起、国际化、技术创新啊?”塔塔是140年的私人企业,它从来没停过,从来都在印度市场上发展,人家有140年的历史,我们过去完全都消灭了,八十年代重新从个体户开始搞,历史完全不一样,而且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一样,印度经济中一直有塔塔在,它的国有企业一直要跟私人企业竞争,国有企业的情况和中国完全没有私人企业的情况也不一样,你要看到市场环境对企业的约束和影响。

客观上来说,在我国历史上,国有企业必须要起一定的作用,我们不能等着别人什么都改好,不能等着私营企业一点点发展,私营企业发展是需要历史的,没有多年积累也做不大,它还得会做,光有技术不行,还得会融资、会管理……市场不是闹着玩的,做大企业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等着小企业发展起来后再发展,我们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汽车行业就特别典型,一开始都是国有汽车行业,怎么办呢?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当时的政策除了改革以外就是引进外资企业,跟外资企业合资,还有一些企业没有跟外国企业合资,但也引进了外国的技术,在逐步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起到支撑发展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国有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发展中起到了特定作用,这是历史事实,没有这一块,我们中国的很多经济也发展不起来,有大资本,过去的国有企业又积聚了中国的主要人才,毕竟国企更稳定,再加上政府的倾斜,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才,又有很大资本,在这种条件下它发展得快一点,在很多产业中都起到了支柱作用。

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企仍然能在很多行业里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第二点要分析、承认的历史事实,也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起点和背景。

第三,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般意义上,民营企业能够大规模参与国企重组,能够在各行各业发挥支柱作用,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历史积累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一会儿我要讲,同时又是以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为基础的,但它是一个发展过程。

今天我们讨论民营和国营合资的机制,说这个创新有多新,也不一定,我们引进外资时,外资都是私人的,49%、51%,这些机制一直有,我们并没有创新,新的是什么呢?民营企业现在做大了,民营企业逐步成熟了,民营企业开始有能力在各个方面参与大产业发展,而且能够在一定的规模上发展,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也同意刚才保主席讲的,我们这个案例也许是民营企业成长的一个新阶段。

记得有次我跟一个外国人争论这件事情,我说中国还有待打破国有垄断,使得现在所谓的垄断行业竞争更加充分,一个外国经济学家说“你们怎么打破垄断?你们的民营企业都那么小”,现在很多行业里国企垄断已经很大了,进入门槛非常高,外国人说,你们怎么打破垄断?我说“你可别小看了”:第一,过去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做大企业的能力,但现在有越来越多企业有了这个精力,企业家越来越成熟,你看民营企业家,不能光看私人企业的企业家,还要看到很多在外企工作经验的企业家们,他们不是所有者,但却是管理者,这方面的人力资本我们已经成熟了,在二十几年后,跨国公司和我们合资企业培训出来的人才有了,民营企业自己成长起了一批人,国有企业有了一批人,外资企业也有一批人,国有企业的可以出来的;第二,过去没资本,现在民营资本很多,到处乱窜找投资机会,如果有好的PE、基金能借助一些社会资本,再加上民营企业家们的融资能力,去融一些资,这个门槛也不一定就过不去,然后他们再到各种已有的企业挖人。情况不比当初,你说门槛高,门槛是还很高,但新的机制跳过门槛的能力也高了。

在那位外国经济学家眼里,要打破垄断起码得有十几亿,他的观点对我也有启发意义,就像刚才保主席讲的,讲得非常好,民营企业要发展,要参与重大改革,民营企业自己先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做好,要按照现代企业的规范学习掌握管理现代大企业的知识、能力和眼光,没有这一步走不到今天,没有民营企业二三十年的发展,也走不到今天来参与大行业发展、打破垄断、参与竞争的过程,而现在民营企业这方面的能力正在形成,因此,我们改革整个中国国有经济产权结构,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的动力、作用,现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现在应该抓紧打破垄断,民营企业参与改革的阶段应该说已经到来了,在这个意义上不一定是创新,而是发展到了这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阶段的条件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改革。

在这里再强调一点,要想使体制改革、想使新机制更好发展,民营企业自身就要有更大的发展,你要想到,搞大企业,方方面面的能力都要学,当然你可以借助外脑,这也是能力,比如借助PE,得让PE跟着你走,帮你建立各种制度、各种规范,但你自己也要学会发展,学会操作,就汽车行业来说,多少你得熟悉汽车行业,第二得会资本运作,第三还要懂得各种法律、各种产权关系,我们自己本身要发展,也要有资本实力,所以民营企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最后我要讲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四,民营和国有发展的历史。第一点是国有的改革,第二点是国有的历史作用,第三点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积累,第四,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产权多元化制度的大环境应该说已经形成,大家对产权多元化,对民营、国有的界限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僵化,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它本来应该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变化,而且大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朝民营企业越来越多、民营比重越来越多的方向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推进改革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现在备受垢病的一件事情就是过去几年的国进民退,我所看到的数字是国进了,但民也没退。九十年代,民营企业的比重迅速增加,最近四五年里民企的比重没有增加,但也没有减少,在4万亿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几万亿融资的背景下民营比重没有减少,这就说明它也在发展,你要想到2008、2009年财政的钱多往国企走了走,也有它的客观原因,为什么我们的财政刺激计划比较快?因为我们有国有企业,政府要私人化,在美国和欧洲要被审来审去,各种制度严格着呢,为什么我们的财政政策快呢?因为我们的国有企业是现成的,它本身有一套监督国有资本的制度,赶快,我们就把钱给了国有企业,给了地方政府,哗啦哗啦地开始花钱,需求就刺激起来了,所以我们快,国有企业起了二发包的作用,下面包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其中分到了一杯羹,但注资主要是国有企业。客观上有这样一个过程,但等财政支出一结束,马上,民营投资的比重又回去了,从统计局数字里能看出来的,所以我说,国企是占了一些政策的光,但民企的比重也没有下降,民营企业这些年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利用好民企依然有很强活力的趋势,进一步稳定私人企业投资的信心,改善政策环境,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鼓励他们参与各行各业的发展,鼓励大家打破垄断行业,我觉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就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linyz] 标签:民营投资 民营企业发展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