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冷热不均 研发“大跃进”引质疑
虽然此前新能源车一直受市场冷落,但厂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在近两年却是有增无减。此次《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发布后,必将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目前来看,一些相关内容已经引起业界争议,同时,在国内市场长期疲软,也让人们对补贴新能源车的成效有疑虑。[详细]
国内政策补贴助推新能源汽车“加速”
比亚迪是最大受益者
无疑,比亚迪公司是这次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据了解,比亚迪F3DM销量还很少,前年推出之后,主要是深圳市政府购买20台进行示范运行。比亚迪公关经理徐安表示,前不久F3DM推出低碳版新车型,开始针对个人消费者,现仅售出4辆,但订单已有500辆,售价是16.98万元,补贴政策应该可以促进其销售。[详细]
-
补贴明确指向电动车
前几年国内一直推崇的各类中混、弱混等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为何此次都没有在补贴试点范畴?不少专家认为,这次补贴体现的是国家积极提倡电动车的方向。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加上目前更多地运用在一些中高端产品上,价格敏感度低,不应该成为政府补贴方向。[详细]
示范意义大于“规模商业化”
余卓平表示,不要把《通知》看成是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的鼓励措施,它更多的作用是力求通过示范,来寻找电动车使用的商业模式。他认为,电动车推广必须经历一些阶段,前期可以采取家用充电、充电站充电、电池租赁等多种形式,来尝试商业化运行的模式。[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
新能源补贴政策 车商市民齐持观望态度
补贴给车企 降价多少需观望
《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 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 [详细]
-
关键:充电站建设要跟上
业界普遍看好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广汽丰田合丰大良店客服经理彭健指出,由于纯电动车充电时间较长,一般的快充也要半小时,同时为多辆车充电,就需要有比较大的场地,而在城市中这样的场地并不好找,比较理想的是在现有停车场内提供充电服务。因此充电站的建设要跟上。[详细]
市民:最关心使用的保障
“新能源车我很想买,但不放心用。”市民小玉的想法可能代表了很多顺德人,家庭富裕的顺德人并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考虑更多的是新能源车的配套。小玉认为,每个镇至少有一个充电站才能基本放心开车,还有就是售后维修费用,在新能源车还是曲高和寡的时候,零配件的费用肯定很高,这些都是她仍持观望态度的原因。[详细]
相关内容
财政部50亿补贴助力新能源 风险大于机遇
在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财政部50亿元预算,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五个试点城市,十大企业集团,谁有能力,谁在作秀,时间会给出答案。[详细]
新能源汽车补贴出炉 北京落选试点城市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五城市试点,并没有像业界此前预料的那样全国铺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这主要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试验阶段,离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还有不少差距。他认为,要缩短这个差距需要加速技术进步和工艺水平,更重要的是国家再加大补贴力度。[详细]
新能源汽车诸侯混战
研发才起步 规划已过剩
尽管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界定仍旧模糊不清,在工信部、发改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不见有对新能源汽车的明确定义。然而,从“抢地盘”开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战以新能源为投资概念的圈地运动已经开始上演。与其他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一样,在这轮与世界潮流同步的追逐新能源车热浪中,“全民参与”的特征很是明显。 [详细]
-
博主:涌现新能源汽车冒进族 想要就火速研发成功?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能源汽车,成为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也成为不少行将完完企业的救命稻草。有了新能源汽车研发打底,政府部门就会不断地伸手相救或者不断往里灌钱;资本市场也更容易融到资。但我最近发现有一个很难受的现象——尤其在中国,太冒进了。有些企业似乎认为新能源汽车想干就能干好,技术难题很容易攻克。[详细]
新能源汽车补贴力挺自主品牌
所有真金白银的补贴方案都是经过激烈的博弈出来的。从大的方面来看,衡量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补贴方案,就要看它在促进产业化的前提下,能不能对自主品牌发展有帮助,能不能提升本土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要看蕴含于其中的“中国策”。种种迹象显示,政策制定者在这方面煞费苦心。[详细]
相关评论
新能源车补贴标准不普及则无法刺激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介绍说,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具备四大优势,包括市场规模大且呈现多样化;技术取得局部突破,多项电池的技术指标不落后海外;制造成本低于美国、日本;资源保障强。同时也面临着整车企业支配能力不强、技术基础不牢固、充电设施需要大规模投资三方面劣势。[详细]
新能源汽车莫走“重复建设”老路
从全国来看,还需要设置一定的技术准入门槛,在鼓励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同时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既要看到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应该看到这一行业技术含量高、初始投资规模大、未来竞争激烈的因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