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从依靠卖地引向依靠养车,将会调动各地政府治堵积极性,也有助于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地。”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了《如何解决汽车消费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提案,第一次将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地和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连在了一起。他认为,北京的汽车限购令,不会改变中国汽车保有量继续增长的状态,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更多通过财政税收杠杆来调整。
在分析了目前各城市普遍遇到的“堵车”现象和相继推出的“限购”、“限上牌”等治堵政策后,李书福委员认为,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税按照不同车种排量的大小设置了3档税率,作为国税的一种,由汽车制造公司上缴中央财政。汽车消费税不归地方政府,地方在快速增加的汽车销量中没有获得更多收益,相反却在承担汽车保有量快速膨胀后的交通拥堵成本,需要为解决停车难、用车难等问题而耗费巨资。如果是一个对政府而言获益越来越少的事情,政府当然会有限制其发展的冲动。目前各地方房地产持续不退的“高烧”与对汽车消费越来越多的限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书福委员认为,“治堵”不应该治标不治本,不能用行政限制消费的方式来“治堵”,这也不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他表示,要切实解决“堵车”问题,必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解决道路拥堵和停车难的积极性,建议汽车消费税在汽车上牌时由当地政府部门征收留用,让地方政府专款专用于道路建设和停车场建设等。同时,成品油消费税也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留用。“哪里的车用得多,哪里的汽车消费税就收得多;哪里的油加得多,哪里的地方财政就收得多。这样两者结合进行改革,地方就会有积极性来造路,建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
结合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李书福委员表示,“随着各地楼市限购令陆续出台,地方政府靠卖地已经不能实现财政收入的大幅增收,如果将汽车消费税转交地方,使其从依靠卖地转向依靠养车来获得财政收入,也将有助于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地。”
李书福委员认为,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治堵”政策,作为生产企业在政府实施“治堵”政策过程中也要有所作为,要积极配合政府的行动。目前北京的“摇号”刚刚开始,也许其他一些城市也会效仿,但是,这些都是临时行为,不会是永久性行为,最后一定会调整过来的。作为汽车公司,要适应目前这种形势,就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手段,认真配合政府方面解决困难,企业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十一五”,再展望“十二五”,所以具体提及汽车业的并不多,仅有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话题较去年下降13处,致使今年仅为10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