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汽车评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中国汽车界在产业转型中的一个梦想,这便是观致汽车诞生的初衷。奇瑞汽车带给中国汽车界一种全新的模式,由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以50:50的股比合资而成,作为一个“中国”汽车企业,双方不存在“市场换技术”的纠纷,并在创建团队之初便立下君子之约,双方都不参与观致汽车的运营,以使得观致可以直接按照国际化运作。
过度低调和“用产品说事”让包括我在内的诸多业界人士对观致的未来发展抱着诸多疑问,尤其是作为出资方的奇瑞汽车近几年在中国汽车界走了诸多弯路,对于奇瑞与观致是否保持“高度独立”,令媒体人和行业人士给观致打上了一个问号。带着这般疑问,我与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对于观致的疑问,郭谦便与我较上了真,并特地邀请我们来到了观致上海公司,深度体会观致汽车公司文化,了解观致产品特色。
破译:国际文化融合之惑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有60年,古往今来,大批量海外汽车人才进入中国,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口号也喊了十几年,却总因为产品质量、文化差异呈现各种“水土不服”的局面,最终致使中国汽车难以打开国际市场。
观致汽车在公司挂牌成立后,中层管理团队便经历过一系列的“换水”,而这种人才流动更多的都是观致公司中少数中国人才,作为一个新公司,便有这种规模不小的人才流动,的确令人心生担忧怀疑,在过度“国际化”的团队中,是否存在着中外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问题?对此,郭谦先安排了我们参观了观致汽车的公司:看到观致汽车在中国经济中心——上海的顶级办公楼扎根,全英文办公环境、来自全球各地的面孔……与郭谦的谈话并没有过多寒暄,作为一个汽车工程师,郭谦对汽车的热情溢于言表,我们开门见山的与他谈观致汽车的企业发展,尤其是对于观致的国际化团队问题。
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郭谦
在他眼里,观致汽车的确是一个融合了全球优质人才和资源的成熟企业。对观致团队,郭谦向我们抛出“用人不疑”之意。
根据郭谦的回忆,观致成立之初,观致的核心团队只有他自己和石清仁两位“光杆司令”,至今为止,最开始的骨干人员大都是自己“跳”进来的,而不是郭谦和石清仁“劝”来的。
从来自大众的石清仁、到MINI设计总监何歌特、萨博总成首席工程师毛杰、宝马汽车工程的核心人物施可……观致汽车的工程技术团队可以用“全明星”来形容。郭谦认为,这些行业出色的人才之所以愿意“自投罗网”,首先是观致汽车创造了一个不存在国际文化融合“隐忧”的平台,其次是让这些人才认可观致汽车的独特魅力。
和国际成熟汽车企业不同的是,观致汽车的“从零开始”让这些经验人士找到了“汽车人”最初的梦想,这种创业激情是他们原有工作岗位无法给予的。
“大家都是平调,待遇和所做的工作都差不多,又为何愿意来到观致这样一个全新的团队中来?这就是观致企业的独特魅力。”郭谦这样对我说,作为观致汽车的掌门人,更多的是在管理或者说创造出一种企业文化,让大家认为在观致汽车工作能够实现自己对某一项工作的价值和追求,秉着对汽车、对新事物的激情,找到从零开始,完成人生价值的创业激情。
作为一个后来者,观致汽车有足够机会找到国际成熟企业的经验人士,从而加以整合利用,这便是观致汽车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观致在这几年中的人才流动,郭谦回应道:一个新的企业有流动不是问题,关键是是否有足够合适的人留下来。至少从目前来看,观致汽车具有核心人才的基础。
观致汽车市场及销售部执行总监卫思梵
作为一名意大利人,观致汽车市场销售总监卫思梵坦言自己的太太是一个日本人,长期沉浸在“亚洲文化”熏陶中。在中国市场从业多年的他并不担心自己是否对中国市场的特点会有“误判”,对于国际融合问题,他回应道:观致公司的精神的宗旨并不只是从用你从哪个国家来定义的,更多的考量是你的能力是什么?你够不够有专业程度,你够不够专业,然后加上说你对于我们整个的公司市场是不是有很深的了解来去决定是否胜任这个团队的工作。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