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中国汽车设计界的转折时刻:马征鲲赴长安(3)

2011年03月24日 13:55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团队整合马不停蹄迫切提高感知质量迅速找到家族谱系特征

迫切提高感知质量

中国很多本土企业,往往只重视产品的形状或风格,甚至只把设计当成是一种风格,孰不知再好的主体,如果制作粗糙,还是没有档次。马征鲲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汽车造型设计更为重要的其实是车辆的感知质量,它是包含对产品的视觉、触觉、听觉等一系列感觉的结果。

要达到满意的感知质量,除了做工精细、用料讲究之外,还包括许多设计的技巧。比如观察一个接缝是否令人愉悦,接口严丝合缝固然可喜,但在工程上往往难以做到,这时如果接口之处有些角度落差,那么坐在车里的人从视角效果上观察这个接口就会觉得相当紧密。

这就是马征鲲在团队内经常提起的:提高感知质量。而感知质量也是真正能体现设计实力的地方。

如何提高感知质量?高端车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日本的车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感让人感觉很舒适?马征鲲介绍,通常的设计程序是,设计师制作完油泥模型之后进行逆向扫描,做成数字模型,接下来需要根据数字模型制作硬模型,即造型样车。

硬模型是验证模型,它有两种,一种叫做SRM(StylingReferenceModel,造型参考模型),用代木材料制作,是一大块实心的大车,用于验证数据面,也叫代木模型。"以前的意大利人就用真木头做。但现在都是用代木做,代木在热的时候是软的,冷的时候就是硬的。"马征鲲解释说。

第二种硬模型是TRM(ToolingReferenceModal,模具参考模型),很多东西是用真材实料做,金属是金属、玻璃是玻璃、塑料是塑料,车身的零件,比如大灯、车门都是可拆卸的。它用于验证车辆的缝隙和做工,是控制汽车设计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TRM模型,实际上就一辆车,有时候是能开的,当然不一定是这车应有的发动机。内饰也是,好多东西都是真材实料,比如上面是皮子,下面是木纹,木纹下面有一个金属条,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的光影看到真实的效果了。马征鲲认为:"如果这个东西不做,就贴点纸,那色彩就有点虚。"

不难看出,TRM介于设计样车和工程样车之间。目前,中国车企的这个步骤是缺失的。在车辆即将投入量产前,请下属于工程部门的设计部门来看一下真车,这是中国车企中最常见的情况。这样的弊端就是,即使发现了设计上的问题,设计师也往往无法进行更改。

有的车企存在认识误区,以为工程样车就是造型样车,其实不是,制作两种样车的团队不同,连技师都是两群人;有的车企则是为了节约成本。但制造造型样车恰恰是控制汽车设计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日本车企则不同,会在SRM阶段就让设计师接触到真材实料,制作软模,这样就非常容易看出钣金、塑料、皮子、木头等材料与车的切合程度,这同时也会影响对车辆色彩的判断。如果只做油泥模,设计的颜色与实车的颜色就会产生差距。

本田的造型样车常常是在工程可行性只有70%的时候就开始实施,从而让设计师早早去接触真材实料。一台样车动辄上百万元,非常昂贵,但是好处就是让设计师直接去解碰玻璃和木头,而不再是一块实心的油泥。

"为什么佳美雅阁[综述 图片 论坛]这些车卖得特别好,就是因为设计师在很早的时候就看到了真材实料的模型,如果有问题,设计师还可以大动,"马征鲲说,"我们的现实是常常直接做一个工程样车,设计师来看看就行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到那个时候你就不能动了,或者说可动的东西已经非常少了。"

对于立志要做高端车的长安汽车而言,肯定不能这么走。

"十年前大家都说数字化会取代一切,现在全退回来了。因为感知质量在虚拟的时候是感觉不出来的。"马征鲲说,但是"这可能会造成风险"。比如门缝,工程师说缝宽点保险,缝窄了门就打不开、关不上了。这时,设计师往往扮演着承担风险的角色。

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我无法计算出车门缝隙缩小一毫米能够给公司多赚多少钱。但缝窄点就是显得车比较高档。"

事实也是如此。比如内饰的卖点恰恰就在看上去感觉好不好,摸上去感觉好不好。而要做到这些,设计师就不能妥协,且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很花时间,也很花精力。

马征鲲说:"由于设计师坚持要这个,要那个,要质感,要材质,这使得设计很多东西的时候都要跟供应商打交道,一直深入到里头。但如果是外包的设计师,他们哪有时间钻到供应商那里去?"[上一页][1][2][3][4][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设计 汽车 中国 马征鲲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