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欲转型汽车零部件制造 *ST得亨再迎考验

2011年04月26日 07:5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今年年初重组方案被广大流通股股东无情否定之后,*ST得亨(600699.SH)于近日再度披露了其最新的重组方案:以提高增发价和不减持承诺为重组“护航”。在受过一次“伤”后,*ST得亨此次转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之路是否会迎来转机?

“提价”“承诺”护航

在年初的方案被否之后,*ST得亨这一次的新方案显然更多地考虑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采用了提高增发价和不减持承诺的方式,为这次重组方案的重启护航。

4月18日,*ST得亨公布,将采用协商定价的方式,向宁波均胜投资集团购买资产,交易标的总价值8.87亿元。此番定向发行2.06亿股,每股价格4.30元,用以购买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75%股权、长春均胜汽车零部件100%股权、华德塑料制品82.3%股权和华德奔源100%股权。

显然,在这个新的方案中,向大股东定向发行的价格从之前的每股4元提高到4.3元。而此前一次的方案被否,正是因为中小股东认为增发价过低导致利益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均胜集团也作出承诺,若*ST得亨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20元/股,则不予减持股份。在一份《盈利补偿协议》中,均胜集团承诺,标的资产在此后三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1.76亿元和1.93亿元。

“因为*ST得亨重组牵涉到破产重整,所以比一般的重组计划要繁琐得多。”均胜集团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前一次方案被否决之后,公司上下都讨论过,与相关机构也进行了多次商讨之后才最终定下来。”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公司在重组后,将继续注入相关优质资产,将*ST得亨转型为一家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转型有风险

正如上述均胜集团高管人士所言,重组之后*ST得亨或将转型为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但是,这样的转型之路是否能一帆风顺?

实际上,在*ST得亨最新披露的重组方案中就曾提及实际控制人均胜集团未来可能将并购的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Preh GmbH公司股权注入上市公司。该公司的网站显示,2010年销售额为3.5亿欧元。毫无疑问,这部分资产对于未来的*ST得亨充满了吸引力和想象空间。

就在这项重组新方案出台11天前,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披露,已核准均胜集团收购德国Preh GmbH公司的股权项目,标的金额为16亿元人民币,是为中国企业赴德的最大投资,也是我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再次试水海外。

上述均胜集团高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近年来依托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而Preh GmbH项目的股权交割计划,也将在今年7月初前的中德经济峰会上完成。而收购成功之后也将在未来三年内注入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并购海外汽车零部件厂商是中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的一条途径,但是或许蕴含一定的风险,如当地工会组织、成功收购之后的管理整合问题等,都是均胜集团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尽管上述高管表示公司已经做好准备,但是能否说服那些曾经投过反对票的中小股东,依旧是个悬念。(责任编辑:杜纪栋)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得亨 重组 零部件 方案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