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辣评:安徽电力公车“改革”是亵渎改革

2011年04月28日 07:31
来源:新京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公车改革说而不进,一直备受民众质疑。然而,比改革停滞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或部门以改革之名,大行“化公为私”的掠夺之实,在“车改”旗号下公然将公款往自己腰包里装,甚至直接把公车化为私车。比如安徽省电力公司。

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以“车改”之名,让下属公司花费3761.8万元购买185辆豪车,配备给全系统副处级以上干部,且标准逐年提高,从最初的奇瑞汽车到现在价值20万元的一汽迈腾[综述 图片 论坛]和帕萨特[综述 图片 论坛]领驭[综述 图片 论坛]。一切车辆手续及费用由公司负责,拿到车钥匙后,该车就归干部自驾了。

化公为私,还有什么比这更坏的车改结果吗?原先公车的问题,只是公车私用的问题,虽然经常被私用,但起码车还是属于公家的,还在制度的监管之下,私用也只敢偷偷摸摸地进行。但像安徽电力公司这么一改革,不仅公车私用合法化了,甚至连公车差不多都改姓私了———虽然名义上还属于公家,但事实上已私有化了。这离当初车改的初衷已然离题万里。

为什么要改革?无非是为遏制公车私用,让公车回归“公”的性质。但我们看不出像安徽电力的这种改革改的是什么。作个比喻,为了避免小偷偷车,干脆就送小偷一辆豪华车,让他不再需要偷了———这样“治偷”非常荒诞,可是,安徽省电力公司的车改逻辑,就是这么荒诞。改革,本想是改“公车私用”这种不算太大的恶,可有些部门却改出了更大的恶。

其实,这不是改革,根本与改革无关,而是借改革为名行掠夺之实,是在亵渎改革。

这样的结果,真让人啼笑皆非。公车改革,喊了这么多年,真正的车改,没探索出什么治理模式,而在借改革之名化公为私上,却有着形形色色的创新。比如前年让舆论大哗的辽阳弓长岭区,他们津津乐道的车改经验,就是给领导每年发8万多元的公车补贴,一定级别的领导人人有份———每年8万元,够买一辆普通的轿车了。无疑,这就是借着车改的名义发补贴而已。安徽省电力公司“化公为私”的做法,其实与辽阳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发钱,一个是直接发车。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辽阳,还是安徽电力公司,都不约而同地说“这样改革省了不少钱”———真省钱了吗?当新华社记者问该公司“每人发一辆车”是如何降低成本的,现在全公司的驾驶员比过去减少了吗?该公司哑口无言。

公车改革中这种“化公为私”式的逻辑为何层出不穷呢?答案很简单,缺乏来自异体的监督。自己改自己,自己决定怎么处置公车福利,自然是越改问题越多。

安徽电力公司的“化公为私”,还提醒我们车改不能忽视一个群体———像安徽电力公司这样的垄断性国企。这些垄断性国企,在“三公”消费上与政府部门面临同样的问题,可舆论监督和制度监管的阳光[综述 图片 论坛]却很少照到它们身上。政府部门的预算还须人大审批,可财大气粗富得流油的垄断性国企,花钱挥霍很少有制度约束。安徽电力公司的丑闻,加上近来中石化爆出的天价酒丑闻,表明他们在“三公”消费上可能比有些部门严重得多。公车改革之刀,不能忽视了垄断国企。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车改 改革 公车 化公为私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