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卫:本土文化坚守者
如果说黄刚通过东风与日产的全面合资而不断吸取国际化的素养的话,那么对于方红卫及其领导下的陕汽来说,固守本土文化让他们度过了难关并不断向前。
机遇跟方红卫开了一个玩笑,在其刚刚就任陕汽集团董事长之后,国际金融危机便席卷全球,重卡行业惨遭冲击,国际出口几乎停滞,国内需求大幅下滑。
虽然产销量的下滑让陕汽集团产供销等各环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状况,早前连年高速增长掩盖的矛盾全都暴露出来了,但是却给刚上任的方红卫一次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方红卫的从业经历让他足以应对这场危机。从清华大学毕业直接到陕汽工作之后,他担任过制造总厂汽研所试验技术科科长、财务处副处长、副厂长、销售公司总经理、陕汽集团公司董事等多项职务,对不同部门的熟悉以及步调稳健、有条不紊的职业生涯,使他有机会发掘其在各领域的实际领导能力。而在陕汽从原中国重汽联营公司中分离出来两年后,年仅35岁的他便被任命为陕汽集团的总经理。
战略调整和完善成为理所当然,在危机面前,方红卫为陕汽确立了“做强重卡,做大商用车,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在保证重卡产销规模突破10万辆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在中卡、客车、微型车、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形成合理的产品组合,增强抗风险能力。
“全国一年汽车销量1000多万辆,其中20%为商用车。在商用车中20%为重卡,其中15吨以上的重卡大概仅占50%。陕汽所处的市场空间很小,有任何波动,都是致命的。所以要拓展空间。”对于选择这样的发展战略,方红卫曾如此解释。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陕汽重组了陕西汉江微客。随后陕汽30万辆产能的微车基地在宝鸡正式开工。此外陕汽集团还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成立了国内首个重卡新能源实验室。目前陕汽的CNG、LNG重卡、混合动力重卡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经走在同行前面。这或许也是方红卫和陕汽长远的战略选择。
对于方红卫领导下的陕汽集团来说,以“德赢天下”统领的“德文化”已被业内熟知。它成为陕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被方红卫看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方红卫对原来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愿景等进行了重新梳理。
方红卫这样阐释他眼中的“德文化”:“德”并非单指厚道,而是自愿地做正确的事。“德赢天下”总结为三句话:“天人合一,知行不二,惟赢是执”。具体解释就是,顺应自然,会借势,行大道;认识到了就要立即行动,保持认识和行动的高度统一;在市场竞争中,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完成“德文化”的最高追求,即“赢”。
就是在这样一种中华本土文化精髓的指导下,在危机到来的2009年,方红卫提出要推进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由传统制造销售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化。“当技术和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能再拼成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而且做服务的成本很低,有时候送很多东西,别人不一定高兴;而说两句暖心的话,可能就会打动别人”。方红卫这样理解他眼中的“服务型制造”。
在推进战略转型的同时,方红卫领导下的陕汽集团,也开始在营销上进行更大规模的造势,从2009年开始,陕汽冠名全国超级卡车越野大赛到现在,已经进行到了第三届,2011年5月又开始了一个名为挑战三高(极寒、极高、极热)的活动。与产品、生产、技术等多个要素一起发力,支撑陕汽平稳度过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保持高速发展而延续至今。
数字可以说明一切,2009年陕汽销售超过7万辆,而到了2010年,在山东重工旗下以潍柴动力为核心的黄金产业链护航下,陕汽实现了10万辆的销售目标。进入到2011年之后,陕汽将目标定在13~15万辆,“十二五”末要实现20万辆~25万辆的目标,与2009年投资的微车项目一同挑战2015年50万辆~60万辆目标,实现收入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