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预计6月出台 或侧重节能车(2)

2012年05月30日 08:25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去年10月开始执行的补贴标准大幅提高,把能上目录车型的百公里油耗降低到6.3L,技术上的障碍使得补贴范围从之前的420款缩小到49款,仅占原补贴车型总数的11.5%,并且主要集中在大众和通用品牌。

“虽然差距只有0.6L,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国泰君安汽车分析师张欣说。入围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企业共12家,其中德国在华企业有2家13种车型入围,占入围车型种类总数的比重超过1/4。

“从百公里油耗6.9L的标准提高到6.3L,国家政策的趋势对于拥有较先进技术优势的企业,比如涡轮增压和混合动力技术等非常有利,预计未来仍会获得更多的政策优势。”一家有车型符合该标准的合资车企高层说。

从现在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补贴政策的效用大幅降低,今年1-4月获得补贴的汽车累计销量约62万辆,从每辆定额补贴3000元计算,共补贴了18.6亿元。加上之前的补贴,实际补贴金额已经超过了原定120亿元的专项补贴资金。

有关政府部门也在早些时候就暗示,补贴政策不会短期内终止。为此,5月16日国家追加了60亿元的补贴资金。因为要填补此前超过120亿元的实际补贴资金部分,加之去年新标准之后只在10月公布了一批进入目录车型,新一批进入目录车型也即将公布,补贴面会增大。如果按照现行标准,60亿元补贴资金预计可以进行6至9个月的补贴。

尽管具体补贴细则还没出台,但外界已有颇多猜测。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现行的标准是既定的,短期内不会改变,如果要改变,可能是单车补贴金额等方面的调整。

稳GDP增长

汽车补贴忽然降临,有宏观经济形势背景。今年前三个月中国GDP增长8.1%,不仅是第五个季度回落,而且回落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基于调控政策的持续,房地产低迷状况难以短期内改变。稳定GDP增长需要其他强有力的手段,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汽车产业直接或间接拉动GDP近10%。

但汽车市场也面临不容乐观的状况,今年1-4月累计汽车销售642万辆,同比下降了1.3%,汽车业为GDP增长“拖了后腿”。

相关数据显示,1.6升及以下排量轿车约占轿车总销量的68%,刺激这一市场的消费,可以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据海通证券(600837)发布的数据,第一阶段获得补贴的357万辆汽车,直接拉动消费近3000亿元。

中信证券(600030)则预计,按60亿元补贴总额,车均3000元补贴测算,该补贴最多可拉动200万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约相当于2011年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4%。

研究机构对于政策在低迷下的市场的拉动效应颇为乐观,申银万国发布报告称,将会刺激狭义乘用车全年销量增速提升1-2 个百分点。而中信证券更为乐观:“预计在政策拉动下,2012年汽车销量增速有望回升至7%以上,乘用车销量增长或超过10%。”

已经有车型进入第七批目录的企业,也将延续它们的利好。得益于涡轮增压技术,大众品牌有13款车名列其中,而自主品牌获益较多的是比亚迪(002594)和长安,各有三款车型可以延续政策补贴优惠上汽长城等汽车企业也正在调整车型,希望进入下一批补贴目录中。

从去年10月至今年5月,相关政府部门一直未能公布新一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让人增添了对于60亿元补贴资金是否会调整补贴方式的疑虑。而来自官方的解释是,迟迟未能公布新一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是因为企业申报需要时间,政府部门实测也需要时间。

也有对市场预期看淡者,在张欣看来,不能过于乐观估计这一补贴对于市场的影响。“具体细则和补贴时间都没出来,补贴效果也不能抱太高期望。小额度的补贴左右不了汽车市场,该买车的还会买。事实上,单车上进行小额度的补贴,不如对城市的用车环境进行改善,而不是单纯的扶持汽车制造商。”

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一项政策多少有些让人意外。

该项政策确定,“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这是中国汽车市场从2011年以后进入低速增长以来,政府推出的第一个救市政策,也许这是政府推出系列救市政策的前奏。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都不太理想,汽车市场的表现同样是低迷低迷再低迷。

但尽管如此,汽车业内几乎对于政府救市都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普遍认为目前的汽车市场陷入低速增长,是对于以往高速增长的一种正常回调。

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刺激了汽车市场在2009年、2010年的三四十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从形势上看确实达到了救市的目的。但是,从本土企业与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去看,短期的救市政策恰恰背离了长期的发展目标。

首先,救市政策刺激下的高速增长,让本土汽车企业过于强调渠道扩张与销量的增长,却忽视了企业管理。其次,救市政策导致了汽车产业发展的节奏出现混乱。

汽车市场对于未来需求的透支,造成了汽车生产储备不足,产能仓促扩张,产品品质下降,产品价格抬升,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最终导致未来许多企业生产规划趋于过度乐观,以至于造成未来产能过剩。

因此,2011年乃至2012年前4个月的汽车市场增长速度下滑,原因在于多个方面,但是汽车市场优惠政策的退出,直接造成了汽车市场消费热情的下降;同时,2009年、2010年对于后两年需求透支的后果也陆续表现出来,整个汽车市场呈现低迷增长势所必然。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汽车市场在过去的30多年发展中,走得过于顺利,顺利的后果就是任何汽车企业几乎不用太多的努力,只要能够生产出汽车,就能够形成收入与利润,这显然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也造成了对于终端消费者的伤害。

中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所谓的第一实际上是外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的第一,中国都成为外资品牌的世界第一市场了,本土品牌却仍然拥挤在中低端市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有人说,正因为本土品牌在市场中的弱势,才更需要政府的救市政策。

确实,2012年,自主品牌在汽车市场中的份额持续下降,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42.3%,这个数据在一季度还是42.87%。这个占有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3.2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要搞清楚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什么会下降?是汽车市场增长缓慢所致吗?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相对弱势。

没有竞争的失败,就没有长期的成功。所以,中国汽车市场一时的低迷增长,恰恰是强迫本土汽车企业反思自己成败得失的最佳时机,也是本土汽车企业重新选择自己发展战略的最佳契机。

而且我们不必担心本土汽车企业会在这种微增长时期中走向消亡。诚然,会有许多本土汽车企业丧失竞争力,并被其他企业所兼并重组,但是也会有一些本土汽车企业能够在这种市场的压力下崛起,他们充当市场的重组者、主导者,并进而成为能够与外资品牌相竞争的中国力量。

从本土企业与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去看,短期的救市政策恰恰背离了长期的发展目标。

观点回顾:

在我们上一篇行业报告《二季度有望形成业绩底与预期底》中,我们认为1)汽车行业2Q12销量同比增幅将较1Q12有较大回升;2)汽车各子行业内部分化持续。目前我们仍维持此观点。

2Q12汽车销量同比将有明显回升

狭义乘用车已复苏,SUV维持高增幅,其占狭义乘用车比例偏低,成长期延续;自主轿车调整渐深,或进入淘汰赛阶段;德系轿车市占率超过日系;乘用车企业中合资与自主冰火两重天,自主轿车企业销量多有较大下滑,宝马、大众增幅高;汽车进出口销量增幅维持高位,全年增幅高于内销概率大;重卡4月降幅比1Q12更大,难言底部或拐点,据了解4月起部分重卡产业链相关企业下调全年目标及排产计划;校车及出口双轮驱动客车稳定增长。

汽车业利润率下行趋势或将持续至年中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汽车 补贴 政策 节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