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优六好” 建设文明幸福新

2012年11月08日 03:12 来源:杭州日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和“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文明幸福为引领,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着力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公民素质文明水平,率先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把萧山建设成为杭州打造东方品质之城的领头雁,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全国文明幸福建设的先行者。

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是科学发展的新实践,是发展路径的新探索,是富裕和谐的新境界,是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是检验工作的新标杆。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是萧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前进方向。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就是在关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人民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就是要全力建设“六优六好新萧山”,让萧山人民更有物质富裕感、更有社会满意感、更有人居舒适感、更有精神富有感、更有公平正义感、更有生活快乐感。

经济优质发展好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的新格局,实现速度和质量相统一、结构和效益相协调。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群众更有物质富裕感。未来五年,萧山将突出创新驱动,着力加快转型升级。

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萧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现代产业强区。做大做强纺织化纤、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提升发展精细化工、钢结构、羽绒服装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扎实推动十大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十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力争五年内纺织化纤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培育超千亿企业3家,超百亿企业16家,超亿元企业800家。培育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地铁经济、会展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新一轮十大商贸工程,积极打造“华东会客厅,休闲新天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加大现代农业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总部农业、强队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和服务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实施创新强区战略,变“萧山制造”为“萧山创造”,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技术高新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市场全球化、服务网络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加强萧山工业研究院、清华长三角生物研究中心和传化科技城建设。积极争取把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创建成为国家级高新园区,努力申报国家级产业基地和拓展区,五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产业化基地10家以上。积极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化纤、纸包装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更多的企业从低端加工向高端制造、设计研发攀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力争授权专利超过30000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力争五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5家。

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努力构筑人才高地。进一步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政策,确保在启动资金、创业场所、金融财税、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加速人才落户和成果转化。大力开展招才引智,促进“资智合作”, 实施高端平台引才计划,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高端人才载体建设,引进培养国家、省“千人计划”和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人选50名,力争年均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4000名以上。

大力加快开放步伐,突出浙商回归、十大产业招商和楼宇招商。积极争取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建立民企央企合作省级基地,力争年均新增3个以上世界500强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区域合作共赢,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和“以民引外”战略,进一步提升全区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民生优裕保障好

B

B

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注重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与制度,使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参与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人民群众更有社会满意感。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五年内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城乡收入比保持在2∶1以内。进一步完善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区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帮扶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开展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标准认证为总抓手,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实现全市领先。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各类养老、医疗保障政策制度的整合与衔接,积极推进各项社保主要政策与杭州市本级的全面接轨,努力实现同城同待遇。健全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安置房建设,积极构建商品房、公共租赁房、拆迁安置房等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五年内年均建设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各类保障性住房。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投入、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推进浙师大萧山校区等教育科研项目落户。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引进)1-2家综合性医院,全面完成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城区15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好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各项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继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设,创建代表委员社区工作室。健全“大防控、大排查、大调解”机制,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调处、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机制,使群众总体安全感达到95%以上。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方式,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深入推进“平安萧山”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等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生态优美环境好

建设宜居城市、优化人居环境,既是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重要内容。今后五年,萧山将坚持城市国际化战略和“东兴、中优、南秀”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突出“一心三区七新城”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使城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生产生活;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民群众更有居住舒适感。

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体系,编制完善中心城区主要入城口、主要道路两侧与地铁周边城市设计等各类专项规划,建成城市规划馆和大江东城市规划馆。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实施城区“退二进三”、“退低进高”、城中村改造、老小区环境整治等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彩虹大道等“三纵两横”快速路网和通惠路整治等“十纵十横”主干路网建设,实现2号轨道交通萧山段建成通车,深入实施公交优先行动,努力缓解城区交通“两难”。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加快推进平台新城开发。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要努力建设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发展大平台和高效低碳的转型升级示范区。航坞山经济区要切实打造世界级高端纺织化纤总部基地、浙江省重要的民营经济集聚区、杭州市重要的工贸型城市组团。浦阳江生态经济区要努力建成大都市生态保护示范区、休闲旅游集聚区、低碳经济先行区和最宜人居新城区。促进钱江世纪城与钱江新城融合对接,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建设高科技、多功能、生态化的中央商务区(CBD)和区域创新示范城。加快湘湖新城发展步伐,做精湘湖二期,规划建设湘湖三期,努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培育临浦、义蓬、河上等组团镇和中心镇,发挥城镇的集聚辐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省级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土地两大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社区)50个以上。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钱塘江沿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浦阳江两岸等生态景观带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低碳城区。积极增进绿色福利,努力让萧山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文化优秀风尚

B

D

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既要有经济硬实力,也要有文化软实力。萧山将突出文化强区建设,树立“大文化”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依托萧山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增强文化的服务功能,扩大文化传播交流,加快文创产业发展,将萧山建成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城市,人民群众更有精神富有感。

增强思想文化凝聚力。积极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等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全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文明幸福新萧山建设各领域。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萧山精神的思想内涵,切实增强市民共建文明、共享幸福的动力和信心,积极倡导科学、进步、健康的幸福观,引导市民保持合理的幸福期望值。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活动,举办跨湖桥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和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深化公共图书连锁、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建成15分钟文化圈。构建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深入挖掘、整合跨湖桥文化、湘湖文化、围垦文化、吴越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力争萧山博物馆和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创建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围垦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优化全区文创产业区域空间布局,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建设,实现全区文创产业年均增长15%。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做大做强骨干文创企业,重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实施园区提升工程,集聚一批重大项目和优秀人才,推动文创园区从企业集聚向特色产业集聚转变,增强文创产业综合竞争力。

政务优效服务好

B

E

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不仅要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更要政治清明、社会公平。萧山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文明执政水平;积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建设高效透明责任政府;维护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人民群众更有公平正义感。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文明幸福新萧山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团结凝聚社会各界人士,为文明幸福新萧山建设提供力量支持。有序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大力推进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十大形式”,扎实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有序扩大公众政治参与,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绩于民,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大江东新城、浦阳江生态经济区等平台新城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方式。积极推进扩权强镇,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投资和财政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积极推进市民中心(办事中心)建设,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体系建设,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年均提速增效6%以上。继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开展“效能亮剑”、“政情民意直通车”、“网络问政”、“公述民评”等活动,以一流的政务环境助推文明幸福新萧山建设。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结果给奖励”,更加重视从农村基层、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全面推广“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全力打造“廉洁萧山”,加大改革限权力度、继续清理规范权力、全面推行权力公开、完善权力监控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素质优良身心好

B

F

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是全体市民的共同事业,要充分激发市民向往文明幸福、追求文明幸福、创造文明幸福的热情,以提升人的文明素质、身心修养为重点,制定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深入推进素质提升八大行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诚信建设,让全民创业更有信心、生活更加舒心,实现公民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同步提升,凝聚共建共享文明幸福新萧山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更有生活快乐感。

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优化美德档案体系运行机制,持续开展“美德标兵”评选表彰等载体活动,增强市民道德自觉意识。进一步巩固深化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成果,探索建立单位信用档案、单位信用系统和公民信用记录平台,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努力建设“信用萧山”。

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深化“湘湖大讲堂”等学习平台建设,巩固“领导干部读书会”、“广播讲堂”、“红色讲坛”等理论宣教品牌建设,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办好东方法学讲堂,提升市民法律素养。

进一步培育文明风尚。切实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积极推进浙江省文明区域创建工作。组织开展礼仪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网络文明等系列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公共文明意识,改善公共场所文明秩序,树立文明有礼萧山人形象,有效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程度。

【声音】

青年汽车整车生产线。 沈青松 摄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李慎明——

文明幸福新萧山“三大体系”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很有亮点和新意,总体把握科学准确,并且具有创造性,特别是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结合萧山实际进行了细化,充分体现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来颖杰——

实施“三大体系”时,要深化研究,为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大宣传,为战略实施营造良好氛围;要走在前列,为“两富”浙江建设贡献有益经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

陈小洪——

文明幸福新萧山“三大体系”,既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结合萧山实际情况,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又制订了具体可操作的工作举措和考核办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姚先国——

文明幸福新萧山“三大体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主动寻求发展方式转型的责任意识。

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文明”与“幸福”这两个词语同时用于指导和描绘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主动寻求发展方式转型的责任意识,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robot]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

首页
文章精选
车型大全
广州车展
新车
国内新车
海外新车
谍照
新车图解
购车
试驾
导购
文化
人文
酷车
赛事驾驶
二手车
买二手车
卖二手车
车辆评估
二手车动态
行业
业内新闻
产业评论
访谈
调研报告
论坛
车生活
车型论坛
地方论坛
客户端
凤凰新闻
卫视通
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