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经过去,对处于风头浪尖的轮胎业可是不轻松的一年,这一年,轮胎业承受着原材料暴涨“之重”,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更是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苦不堪言,业内甚至称为这是一场“生死劫”。除了来自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的巨大压力外,目前国内轮胎企业必须同时应对产业链下游的挑战。据介绍,基于轮胎涨价的预期,经销商纷纷提高库存量,同比去年提高了50%以上,轮胎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根本无法向下传递。利润不断被“摊薄”,负利润来袭,生存之战成为胎企在2011年要打的一场硬战。盘点2010年,总结五大关键词透析轮胎业的这一年风风雨雨。(延伸阅读:负利润来袭中国轮胎业遭遇“生死劫”)
涨!涨!还是涨!
2010年的中国轮胎业可谓风云变幻,从上半年一路“涨”到2011年,“涨”字当头成为轮胎业2010年最明显的趋势。经历了2009年国内轮胎市场的井喷,轮胎业进入“发烧”扩张阶段。行业分析人士,之所以出现2010年的涨价潮,一是因为:2009年中国4万亿投资所带来的对卡客车轮胎需求的增加导致2010年中国市场上轮胎行业集体持续涨价,年初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主要轮胎制造商都纷纷调高了其在华的售价;二是轮胎纷纷涨价也是由于原材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压力上升。2010年以来,由于云南等国内主产地省份遭受了干旱天气影响,以及泰国、印度等国外主产区割胶期因阴雨天气延后,导致天然橡胶产量比往年有所减少,天然橡胶价格快速上扬。原材料暴涨,对于薄利的轮胎行业而言,提高轮胎售价是维持经营的必要手段,因此汽车轮胎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国际轮胎供应商在各地一波接一波地宣布轮胎涨价。
延伸阅读:
各大轮胎商再现“涨价潮”涨幅4%—8%
2010年度全球轮胎供应商轮胎涨价一览
原料暴涨轮胎业界呼吁国家采取干预行动
特保案裁定终结
2009年9月11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在4%现有关税的基础上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高额关税,其中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2010年“特保案”再起波澜,似乎有了尘埃落定的悲凉意味。1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宣布,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并未违反WTO规则。而这样的裁定也表明中国在美国发起的轮胎特保案中败诉的同时,美方对中方轮胎行业开出的“惩罚性关税”罚单仍将发挥作用。
对此,相关人士认为,轮胎特保案执行特别关税至今已1年多,对国内轮胎企业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已经形成。即便世贸组织继续维持目前的裁定,对国内轮胎企业的外贸产生更大影响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轮胎特保案,我国轮胎企业出口美国受阻,失去了当时将近40%的海外市场。
国内轮胎企业现在实际上面临着双重考验,一是快速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二是继续失去美国市场份额。两大因素将使得轮胎企业在2011年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延伸阅读: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