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如何突破锂电池材料业的技术壁垒?(2)
周董:核心竞争力来自自主创新。目前已拥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已获授权的专利技术就有21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譬如,2011年取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六氟磷酸锂的纯化专用装置”和发明专利“高纯度五氟化磷的制备工艺”等。已申请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的专利技术17项。还有数项独有技术因涉及商业秘密未申报专利。
记者:六氟磷酸锂技术自主创新的价值何在?
周董:使传统生产工艺得到优化,提升了国产六氟磷酸锂的品质,提高了生产安全性,也有利于降低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成本,加快动力锂电池规模化进程。同时,也打破了外资企业多年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
记者: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融资问题?
周董: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建设资金8050万元均为超额募集资金;去年3月公司上马的锂电池隔膜项目所投入的近1亿元,即包括了8,720余万元超额募集资金。当然,公司对发行新股、债券等融资方式一直比较审慎,以确保股东权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良好的银行资信保障了公司的后续融资能力。
记者:如何吸引创新所需的人才?
周董: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吸纳人才。完善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使用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把人才使用与人才成长周期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收入凭贡献。建立全面保障体系,对人才实行年薪制,缴纳五项社会保险,享受住房公积金,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周董:在能源日益匮乏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汽车市场的未来方向,“十二五”期间将迈入产业化阶段,这必将带动锂电池需求的大幅增长。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渐成熟,未来的智能电网储能市场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新能源材料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能够规模化生产锂电池六氟磷酸锂和隔膜的国内企业为数不多,产品大都只能应用于通讯用或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汽车用动力锂电池关键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日本等国进口。包括我们在内,国内企业必须更多关注技术创新,加快解决汽车用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抓住产业升级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在银河锂业(江苏)有限公司位于张家港保税区的生产基地,几乎感觉不到这是3月上旬刚刚投产的新企业。虽然不时有繁忙的场景,但人车有序,物流井然,中央控制室整洁安静,偶尔传出调度指挥的对话声,即使锂矿石堆场也毫不杂乱。只有工人们一身黄蓝相间的工作服和现代感的护目镜透露出一丝新意。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有何独特资源?在锂电池材料业的目标是什么?本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钱琼炜。
出身“豪门”
钱总介绍,一旦达产,银河锂业(江苏)公司将成为国内乃至亚太最大碳酸锂企业。去年全球碳酸锂销量约为12万吨,而银河规划年产能即达1.7万吨。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85909
1近期上市配2.0T动力SUV 自主极 -
314297
2将上市小排量SUV前瞻 高效环保新趋 -
168081
3铃木新款VITARA9月上市 定位小 -
150476
4凤凰试驾东风本田全新CR-V 科技升 -
145750
52017款奥迪A6配置曝光 或减重1 -
141357
6试驾奇瑞路虎揽胜极光 不同仅是尾标 -
116350
7广汽传祺GS4北京上市 售9.98万 -
104859
8上海车展十大超炫顶级豪车 有钱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