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支陆逊:汽车产业国际化处在起步阶段

2013年09月07日 15:23:02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一个方面,讲一讲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国际化的现状,两句话,一个是初见成效,第二个是起步阶段,先是讲讲初见成效。我这里有组数据,就是过去的十您,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我们一般习惯用加入WTO以来这么一个起始段来作一个分析。过去的十年,我们的汽车产品,包括整车零部件,去年是七百多亿,增长了13.3倍,年均增长速度在30.9%,这个比全国外贸的出口平均的增长速度要高11个点,大家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说它初见成效。同时我们的汽车整车出口,如果说从2002年开始,当然以前也有一些零星的出口,但是真正的起步还是在2002年,从起不到突破一百万辆,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日、韩、德国他们从起步到出口突破一百万,所利用的时间都要长于我们的时间段,都在十五到二十年左右,这是一个量的概念。

同时我们出口的产品结构也是在变化的,在向好的方面变化,这里也有一组数据,2012年,我们的汽车产品出口基本上是达到了平均的售价,达到了1.35万辆一台,出口的平均价格也是在向上扬的,增长了将近5%,这里面为什么说我们的结构在优化呢?同时我们现在已经过渡到了从一开始以改装车为主,现在慢慢地过渡到了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的这么一个阶段。特别是我们的小轿车,我这里也有一个数据,在整个汽车整车出口的占比,从2001年的4.1到去年基本上是半壁江山了,它的这种结构,出口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

第二,为什么说初见成效?我们的自主品牌应该说目前尽管我们的附加值不是很高,目前还是主导,而且我们企业的集中度也是在提高的。去年我们自主品牌应该是出口的占比占整车出口占90%以上,同时我们汽车的主体,一方面是出口主体在下降,数量在下降,一方面我们的集中度在提高,我们前十名的出口企业目前它的出口量,自主品牌的出口量,占汽车整车出口质量,一百万辆里面已经占80%了,说明我们的集中度提高。

第三为什么说初见成效?企业国际化的这种意识,经营的意识在增强,特别是在国外布点、设厂也在增多。我们去年做了一个摸底,到去年为止,全国有227家企业在15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近4000个售后威胁点,应该说是基本上覆盖了我们出口的主要市场。同时我们有32个企业,在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30多个生产基地,说明中国的企业它已经慢慢地在出口,汽车出口开始在另外一个阶段发展。

尽管刚才有那么多的成绩,但是我们从一个国际的视野,特别是与德国、日本、韩国比较,我们这个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我们的规模还小,有几组数据,这是全球的数据,2011年,我们汽车整车出口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1%,德国占6.3%,日本占5.8%,韩国占10.3%。中国目前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汽车生产大国,但不是出口大国,这是唯一的一个。刚才是横向比,如果自己跟自己比的话,我们占自己的产量,我们两千万辆的产量出口几百万辆,也就是5%左右,但是德国产量的75%是用于出口,韩国65%是用于出口,日本的50%也是用于出口。所以说我们的出口还是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甚至我们跟金砖四国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巴西的产量的20%也是用于出口,印度的13%也是用以出口,所以说我们甚至跟金砖四国,我们整个出口的量在自身的产量里面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去年我们的整车出口,我们的平均单价是1.1到1.2万多美,韩国一辆车平均出口的单价是2.2万美元,日本是3.2万美元,我们出口的单价相当于韩国的60%,日本的40%。特别是小轿车,我们小轿车出口的单价平均每辆是七千美元,但同时我们国内进口的小轿车的价格,当然不能跟大排量比,从1.5的排量到2.0排量的价格,大概平均价格是2.5万美元一辆。所以我们出口的价格相当于进口价格的1/3都不到,大家从这组数据里面可以看出,为什么刚才讲我们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第二个方面,我想跟大家共同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到底是哪些障碍?外部可能大家都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可能主要是外面的环境不太好,但是我们得出来的结论,外部环境虽然趋紧,但是根本的制约因素还是在内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的环境确确实实不容乐观,一个是外需,外部需求低迷可能会是一个常态,短时间内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善。今年的上半年,我们这里也有组数据,告诉外需的变化情况,日本、俄罗斯、东亚、东南亚等国家的增长都乏力,欧盟27国上半年的汽车销量下降6.7%,日本下降8%,韩国下降2.6%,菲律宾下降4.2%,巴西、澳大利亚仅仅增长4.8%和4.9%,外需可能在短时间内基本是一个常态。

第二个,我们国家汽车产品的价格这种竞争优势削弱,将来可能也会是一个常态,而且这个态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为我们劳动力的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环境的约束,还有我们的汇率,我们的汇率是升值,但是我们竞争国家的汇率是在贬值等等的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产品原来的传统的价格竞争优势。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上一页1234阅读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