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再制造试点已经初见成效,刚才我说过了,我们05年开展了部分的再制造,当然08年3月份,选择了14家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再制造试点工作,这个是我们国家再制造的一个开端。经过几年的试点,我们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式公告了两批通过试点验收的再制造的企业和产品的名单,这个在网上都可以查到,2011年底,已经形成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25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产值超过了20个亿,并且在探索旧件的回收,再制造的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以及监管措施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特别今年我们在总结第一批试点基础上,开展了第二批试点工作,扩大了范围,还对农用机械,以及汽车再制造的服务业等等进行了试点,有关的部门也开展了工程机械,基建产品,机床机电装备等试点工作。第三,再制造技术已经初具特色,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再制造产业不同,我们国家主要是依托中国特色的先进表面工程发展起来的,他们主要是换件法,我们主要是表面工程,比如说自动化纳米负荷电刷度技术,激光隆福技术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2012年5月发改委批复了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通过这个中心开辟以自主创新为依托,以性能提升为特色的中国再制造产业化的技术道路,中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再制造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没有进入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基本的定位和认识,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是再制造作为一个新的理念,还没有被人们广泛的认知,各个方面对发展再制造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缺乏充足的信息。第二个,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美国1995年就已经达到800多个亿美元了,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第三,再制造没有被广大的消费者所认知,还没有形成整套的市场。第四,现行的法规某些方面制约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以及其他再制造方向健康的发展是有制约的。第五,生产流通行为不太规范,因为监管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因为我们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管理机制,这是比较大的几个问题。虽然我们规模不够大,产品不够丰富,另外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再制造的试点企业以及我们的科研单位,我们的各位专家和企业的同行们,还有兄弟部门经过多年不屑的努力和探索,我们总结了一套中国特色的经验,在这儿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几年推动发展再制造这个产业的一些经验,所以说我讲第二点,也就是再制造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今后的方向。
经验总结起来有五个坚持。第一,坚持产品质量是再制造的生存的根本。这个坚持对产品质量提比较严格的要求,甚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都要严格的要求,刚才说技术标准和质检总局出的技术标准规范,我们就是在世界上首次对再制造提出了做性能实验的要求,这个是国际上没有的,我们对产品的要求比任何国家再制造都要严格的,这个请大家有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中国始终坚持再制造产品,质量不能低于新品,也是我们再制造的创始人徐院士再三强调的一点,保质期也不能低于原有的新品的时间和其他的要求。再制造产业能否有规模关键就是质量,达到了质量,才能以物美价廉的优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绝大多数的 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公司都做到了这一点,也很认同这一点。
第二,坚持明确的再制造的标识。因为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再制造标识法律责任做了明确的要求,再制造产品标识是开展或者销售再制造的企业所必须遵循的,这是法律责任的要求。更是国外成熟市场普遍所采取的方式,这是履行生产者责任的义务,保护消费者的措施,目前国家对再制造产品的标识没有规定,只是他们可以使用国家标志,但是所有的再制造企业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张贴再制造的标识,国家也正在酝酿和准备对标识做规范性的要求。
第三,坚持对关键零部件的授权。这个我们中国是统一要求的,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只有中国进行统一的要求,我们在第二批过程当中,对小部分零部件的要求,但是仍然坚持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关键总成授权的要求,关于这个授权使再制造企业获得原生产厂方技术方面的支持,也可以使企业在符合法律条件的前提下,回收旧的可再制造的旧件,更好的销售再制造产品,不仅对企业规范,同时对企业也是支持和保护,有很多企业反对我们授权的要求,但是我们要坚持这一点。
第四,坚持从体系建设入手推动再制造。因为再制造是生产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要开展好再制造是一个再制造有生命力,并不是获得了授权,有很多的核心技术,找了核心技术有一定的资本,有土地什么,有技术人员就可以干的一件事情,他一定要做好从旧件的回收再制造工艺到质量检测,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全体一个设计,因为现在再制造都很热,很多企业都参与到这个行业来,但是并不是有人就可以干的事情,必须从体系上来设计。完善体系建设是再制造的支撑线,从第一批试点情况来看,所有的产产能都存在过剩的空间,技术非常先进,他们关键就是再制造体系建设,尤其是旧件回收的问题,产品目前缺乏充分的市场,所以一定要从两头入手,前端回收,末端就是销售,从体系这个方面来全面推动再制造的发展。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