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传统与创新 曼集团在中国

2011年04月21日 23:36
来源:中国汽车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集团(MAN SE)在中国已有一百一十三年历史

回顾历史,没有几家外资公司像曼集团一样与中国维持着如此长久的业务关系。早在1898年,曼集团的前身好希望(Gutehoffnungshütte)炼铁厂就将中国首台活塞蒸汽发动机运抵河北省唐山市。此后,曼接到了更多来自中国的订单。1903年曼集团参与了山东铁路和桥梁建设。在19世纪20年代,曼集团为中国的两条铁路建造了32座桥梁,并提供了50个开放型火车货运车厢。1925年,曼集团向中国提供了中国的第一台固定式发动机。那时的第一批客户是面粉厂和造纸厂。之后不久,曼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在中国,曼集团的机械设备都已运行了数十年之久,其中一台1936年生产的活塞蒸汽发动机至今仍存于南京。这台由曼透平的前身柏林博西格厂(Borsig)提供给中国的活塞蒸汽发动机在使用了60年后,现在作为纪念品被陈列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的厂区内。

在创业初期最激动人心的项目是始建于1909年的黄河铁路大桥工程,这座1255米长的钢桥是由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厂(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设计和建造的。当时的曼集团为这座被称为亚欧之间铁路运输枢纽的铁路大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总工程师朱利叶斯•多谱米勒(Julius Dorpmüller)在三年之内成功地完成了大桥的建设,该工程成为中德合作史的典范。在1912年11月12日大桥通车仪式上,总工程师多谱米勒先生说,他将自己的一部份“灵魂”留在了中国。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曼集团和中国开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1980年曼柴油与透平公司(MAN Diesel & Turbo SE)与中国签署了两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制造的两份许可协议。1983年,曼商车(MAN Nutzfahrzeuge AG)与中国汽车进出口公司和重型卡车公司(即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的前身)开始合作生产斯太尔(Steyr)卡车,该品牌由曼拥有,并一直合作至今。接着又签署了同一行业里的其他许可协议。

90年代中期,曼集团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已经扩大到包括建立在曼底盘上的现代化客车。曼柴油与透平公司则向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发电厂提供了15台重型柴油发动机,总输出功率达179兆瓦。

此外,作为世界生产大型船舶柴油机的巨头,曼集团的柴油机业务发展也极其迅猛。2005年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公司签订了大规模开发生产重型船用柴油机的合作协议。2008年又与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许可协议,生产27/38和32/40推进式发动机。

2008年,曼集团在江苏省常州市开设了第一座在欧洲以外的工厂。常州工厂主要负责生产透平机械的基本组件,以及为在中国的所有产品系列提供售后及维修服务。工厂二期扩建也正在筹备之中。

2009年,曼集团的透平机械业务领域赢得了一家来自于陕西煤化工厂的订单——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分离径向压缩机。

同年,曼集团与中国领先的卡车制造商中国重汽缔结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曼集团持有中国重汽的25%股本加一股的股权,总股权投资额达5.6亿欧元。作为其高水平合作的一部分,在2011年的春天曼集团与中国重汽共同推出全新卡车品牌。

源于曼集团与中国长期交流合作的历史,曼集团各子公司近年来更加积极加强其于中国市场的地位。2010年,曼集团在中国的总收入为6.3亿欧元。曼集团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已达到540人。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中国 集团 发动机 公司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