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件事情终于没有与中国有直接关系。那个臆想中的中国买家随之消失。但这件事情蕴含的意味却不会散尽。至少,中国汽车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不会因此而改变。这种微妙的故事就像戈恩在雷诺汽车的境遇一样。
作为雷诺与日产的CEO,卡洛斯·戈恩因为成功拯救日产于破产之际而声名鹊起。同时,因为雷诺与日产合作模式的成功,戈恩被赋予了更多神秘的光环。2011年初,在雷诺汽车的商业间谍案爆发后,戈恩代表雷诺汽车公开评论此事,让他走的更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戈恩言之凿凿称,雷诺汽车因为电动车项目部分机密遭泄,而成为间谍网络的牺牲品。在发表这样的言论时,他被看作是雷诺汽车寻求正义的化身。世界充斥着对雷诺汽车的同情,而满是对中国与中国汽车的指摘。不过,即便事情的结果已经昭告天下,中国与中国汽车作为牺牲品,并没有获得任何补偿。
在雷诺汽车三名电动车项目的管理层被除名后,他们对雷诺汽车发起了反击。在他们看来,雷诺汽车开除他们是错误的决定,他们是雷诺汽车公司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后来,这三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雷诺汽车对他们的不公。作为雷诺汽车的牺牲品,这三人获得了雷诺汽车的补偿。
在整个谍案的谜底揭晓后,雷诺汽车开始扮演牺牲品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来自雷诺汽车自身。它被看作是公司股东、公司管理者争斗的牺牲品。作为对雷诺汽车的补偿,戈恩也付出了代价,他不得不放弃雷诺汽车发给他的年终红利。金钱方面的损失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在外界看来,戈恩在雷诺汽车的搭档佩拉塔从COO职位上离开,或许是戈恩最大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戈恩在雷诺汽车的未来。
事发之初,就有分析说,如果佩拉塔因为商业间谍案受到惩罚,那么戈恩也会离开雷诺汽车。所以,在事后处理这件事情时,佩拉塔虽然不再是雷诺汽车的首席运营官,但他得以继续在雷诺汽车任职。这是一种妥协。或许是为了尽快结束这桩丑闻,雷诺汽车与法国政府一直坚称戈恩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再受到其他惩罚。
不过,这件事情的影响不会就此终结。在日产汽车扭转颓势,成为世界范围内盈利能力较强的制造商后,雷诺汽车有了更多的计划。在已经披露出来的信息中,雷诺汽车内部已经有收购日产汽车的声音传出。这不可能是雷诺汽车因为疏漏而发出这种声音。
面对这种声音,日产汽车给予直接的否认。日产汽车的股东不会答应由雷诺汽车来重组日产。至少,现在雷诺与日产搭建的联盟模式,是各方都能认可的方式。如果突破这种模式,那么也就突出了日产的心理底线。
对雷诺汽车而言,收购日产汽车是其成为跨国汽车制造商最成功的决策。在世界范围内,雷诺汽车在西欧之外并没有足以让其骄傲的作品。自1980年代开始,雷诺汽车一直希望成为类似丰田、大众一样的跨国汽车制造商,一系列的尝试都没有成功。直到与日产建立联盟后,雷诺汽车的形象才逐渐有所改变。
就市场而言,日产汽车在日本、美国与中国的表现,极大的弥补了雷诺汽车的不足。特别是在中国与美国,雷诺汽车都有深刻的教训。在高举高打进入这两个市场不长时间后,雷诺汽车被彻底的淘汰出局,至今未有改观。雷诺汽车的股东不会放弃这样的巨大利益。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雷诺与日产之间的关系会成为主要矛盾。而这种关系的处理只能由戈恩来解决。毕竟,雷诺与日产搭建的联盟模式是由戈恩与其团队搭建的,任何环节的处理都离不开戈恩。同时,在企业战略上,戈恩为雷诺与日产汽车制定了宏大的新能源战略,这也需要有戈恩推进。雷诺汽车在未来的发展上还不能摆脱戈恩。戈恩的这种角色,使得他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开商业间谍案的惩罚。
但是,雷诺汽车绝不会放弃对日产收购,这决定了戈恩在其中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平衡股东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雷诺汽车最大的股东是法国政府。而在政府官员与雷诺汽车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处于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戈恩没有其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