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互动论坛:当下汽车媒体往何处去?

2014年11月16日 11:14:05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1

贾可:媒体环境变化下怎么做媒体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现场的女士们、先生们,光闪闪的奖杯、丰厚的奖金,大大的奖牌,荣耀的背后都凝聚着媒体人、优秀的汽车新闻人的心血和煎熬,正是他们对内容的坚守,对新闻真相的探究及思考,才得到了今天的荣誉和尊重。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非常兴奋的颁奖环节之后,不妨此刻静下心来,进入到我们今天的互动论坛环节,2014年是媒体非常不平静的一年,有传统媒体在这一年倒下,有新闻记者在这一年凋零,但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浪潮却在这一年风起云涌。

这就引起了今天上半场的主题:当下汽车媒体往何年去?接下来我将把话筒交给上半场论坛的主持人、《汽车商业评论》、《汽车消费报告》杂志总编辑贾可先生,同时又请论坛嘉宾中国资深商业观察吴伯凡先生、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董时女士、SA汽车行业自媒体联盟主席马麟先生、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先生上台就坐。

贾可:媒体环境变化下怎么做媒体

贾可:一般来说在学校里,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讲得不好,下面要么就翘客,要么就敲饭盒,现在的人要么低头看手机。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当下怎么做媒体,因为现在媒体的环境非比往昔,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现在的媒体环境比较复杂,很多人认为传统媒体是不是就过时了,甚至现在认为传统的互联网媒体都快过时了,现在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在自媒体时代发现也有困境,这场讨论的环节就是现在我们怎么做媒体,围绕着现在对媒体的看法,让各位嘉宾先概要地对当下的媒体环境以及媒体认识,发表看法。首先有请吴伯凡吴老师。

吴伯凡:这个话题天天都困扰着媒体人。现在一个基本的感觉,有点像唱片业遭遇的状况,遭遇的是行业的问题,不是哪家媒体的风险,而是行业的风险,连锅端的风险,被彻底颠覆的风险,必须要改弦易辙的风险。唱片业原来的唱片模式,所谓主打歌模式,其实我们的媒体、杂志、报纸都是这样的,杂志就是封面,报纸就是头版头条,就像唱片的主打歌一样,其实一个歌手会唱5首歌,最拿手的5首歌,绝对不会把这5首歌放在一个唱片里,会做成5张碟,分别放其中的一首,把其它一些不那么拿手或者不太受欢迎的放在里头,这就所谓的“主打歌模式”。但是由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出现,这种唱片模式变成了单曲模式,我们经常看到某一篇文章,我们都不一定知道它哪儿来的,我们不在乎这个问题。所以,单曲模式导致我们每个媒体人的角色开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不再是借助于一个大的平台,让我们自己能够获得某种力量,反而是我们必须要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去争取。所以,所谓的自媒体也好,还是近似于自媒体的这种方式,在当今的的确确是比较流行,而且好像这个势头还没有衰减的趋势。但是我相信将来它还会有一次融合,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最终还是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会形成集群优势,有利于传播,它的势能很大,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就像发动机滚下来。单个人的势能还是比较低的,将来我估计应该是2、3年的时间,会形成类似于自媒体联盟的方式,或者是自由联合,在相同志趣、相同兴趣点的读者或作者,最可能的情况是既是读者,也是作者的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扩散效应。

贾可:你说2、3年后形成自媒体的同盟,重新汇集到一个阵营。这个问题你不回答,我让庞义成回答,它对现在的传统媒体构成很大的挑战,是颠覆完了以后整合,还是现在是共存共容的?

2

庞义成:精英模式的媒体环境不可持续

庞义成:精英模式的媒体环境不可持续

庞义成:我把这个问题放到最后回答,我先谈谈我的一点想法。刚才伯凡讲得很好。

我本人在纸媒做了有十多年,2010年出来做了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到现在大概做互联网有4年多的时间。我其实在这4年里,跟过去的同仁、朋友也经常交流,刚才我还跟董时请教,我说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传统媒体的转型或者突围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当然普遍的答案,到目前为止是还没有找到一个很有效的转型的办法,我在南方报业的那帮兄弟们,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哪一个纸媒在聊这件事的时候,还是这种态度。

我自己也在想这个事情,从媒体的角度来讲,中国当然有点特殊,从全世界的范围看,过去一百年媒体扮演的角色,主体上来讲还是精英的角色,媒体人是一帮受过良好教育、受过良好训练的,并且是在有一定资源门槛平台上聚集的一群精英,由于他们获得了平台的支持,也由于他们的技能,他们可以有更好的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加工,甚至判断,以此来指引他们的读者和用户来获取收益,这是大概过去一百年媒体主要的模式。

中国更特殊一点,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的媒体是资源垄断型的媒体,媒体是有牌照的,牌照本身就是管制,就更加提升了身价。当然我们都是属于社会人,我们在南方报业这么多年也都是编外人群,但它也是有门槛,有各种管制提升了媒体的门槛。会造成事实上的精英感,媒体人会有一种很精英的感觉,表面上都很谦虚,内心都牛轰轰的。但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在座的同学肯定是未来世界的主力军,这个世界确实非常明显。什么变化呢?举个例子,我们的记者,第一电动网的记者写的一篇稿子,应该说从我们专业的角度讲是写得很好,无论是角度、素材、语言、逻辑,甚至配图、标题都是很好的,但是它的点击率就是比不过用户自己写的稿子,用户自己写的稿子的点击率可以是我们记者点击率的3倍甚至是4倍。我刚开始不太能接受这个局面,我说这个世界真变了吗?后来想了想,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用户的稿件在我们看来可能没有那么专业,却受到了其他用户的欢迎。很简单,因为那就是他们自己,他们说的就是他们自己,完全就是融入到所有的读者或者用户的语境里,在诉说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故事,自然就会获得更广泛的欢迎。

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整个目前媒体市场或者媒体环境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传统的精英模式,我个人认为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呢?因为语境不同了,每一个用户都有充分的表达的可能,而且获得了表达的通道,甚至于因为一个互联网的教育,他获得了表达的技能,很多用户在互联网的表达能力其实已经高过传统媒体,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也认识到这个变化。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刚才伯凡讲到的,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年轻,20来岁,呼呼的几十万粉丝就来了,为什么?

贾可:我想打断你,按照你的说法,你们记者写的稿件点击率不如读者写的,董总编同不同意你的看法。

庞义成:那不是个案,那是普遍的,我的观点是什么呢?用户生产的内容会越来越有价E值,UTC就是普遍意义上自媒体,每一个人都是自媒体人。第二个观点,赞同伯凡讲的,某种情况下自媒体人会实现联合,但是这种联合一定是有机制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合伙人制,一些强大的自媒体人组合合伙人制,第一电动就准备推动编辑部的变革,把每一个编辑都变成内容生产的合伙人,当然也包括优秀的作者,是第一电动的合伙人。

董时:今天大家讨论的这个题目,大家都感觉到媒体的转型山呼海啸,非常激烈,而且是非常不幸的。其实这种变化也不只是在传媒行业,我们看到,你去问零售业,你去问金融,你去问物流,哪个行业不是因为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不过传媒人有他的话语优势,他有版面,有频道,有广播,还能说,而且有这个传播技能,能说的比别人更惨烈。所以,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和世界,不仅仅是传媒行业发生的问题,我们只不过局限在传媒行业来讨论它。

第二,刚才吴先生和老庞都讲到未来的变化,其实传媒从来没有停止变化,我们知道最简单的从新中国开始,只有几个媒体,电视台还没有。后来到我从业的时候,已经有几千个媒体了,光平面媒体大概两千个。到现在有多少媒体我们也不知道,刚才我问贾先生,汽车媒体大概有一千多。这样的状态下,实际上行业从来都在整合,只不过整合成什么样才是当下认为标准意义的主流媒体,包括汽车也是,什么是主流?其实大家还有概念和意向,没有说出来而已。我们现在看到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大家认为传统媒体的精英化正在退去光环,实际上它的压力到底是它的权威性的丧失、覆盖面的不足,还是说它运营模式的粉碎。这里面是不同层次的,光从影响力来讲,现在传统媒体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从未来来讲,这些自媒体的生机勃勃的诞生,包括刚才吴先生讲的自媒体人的未来联合,或者是庞先生讲的记者的合伙人制,这都是方向。但是未来不管怎么讲,互联网提供的技术越来越使你容易获得信息,越来越让你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快要溺死了,选择终究是由个人的有限时间决定的,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你可能在互联网上再怎么样,在移动端上再怎么样,你也只有5、6个小时,这是一个人的生理极限决定的。所以说,不管将来是传统媒体平台化,合伙人制的承载,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样态,我觉得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权威性和你的价值,你能给受众提供多少价值,能够产生多少互动,未来他们在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依赖你,我觉得是这样。

3

马麟:自媒体充分满足现阶段用户需求

马麟:自媒体充分满足现阶段用户需求

贾可:因为你现在在搞自媒体联盟,你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了,中间的甘苦给大家曝曝光。

马麟:我2011年就想来这个会,这个非常好,中国汽车新闻奖,但是2011年我去播新闻了,没有写稿子了,即便我写稿子,水平也比不上在座优秀的记者,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在2013年的时候我离开媒体,自己开始创业,但是不成功。今年2月,我和一些同道中人成立了汽车行业自媒体联盟。先不讲自媒体,先讲一下商业报道。在我看来,某些行业的商业报道是有起伏的,是有高潮,有低谷,决定这个高潮和低谷的是什么呢?是这个行业的发展,2000年的时候我们看到汽车新闻是什么样的新闻,就是谁和谁合资建厂了,大量的是这种新闻。到2003年、2004年、2005年的时候,尤其是2004年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张都市报上面,每个星期至少有5篇关于汽车降价的稿件能上经济版的头条,捷达降价、桑塔纳降价。再到2007、2008年的时候,门户网站已经到达顶峰了,但是我们看到垂直网站已经开始往上爬坡了。我是在2008年10月份加入的易车网,那个时候用户的关注度已经从行业转到了产品,它开始研究一款产品怎么样,像汽车之家、汽车网做数据库,满足一个真实用户的需求。行业人士的需求被淡化了。到了今年,今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我原来读大学的时候,我甚至连一个汽车的标志都认不清楚,我相信在座的我们的同学,他可能对同学各方面非常清晰了,不需要你再去给他解释这是什么工厂,这个是什么车型,他看一下配置表特别清晰,不需要专家再给他讲。这是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汽车媒体为什么说遇到困境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用户变了,用户的需求变了。

再说自媒体,为什么说现在得自媒体这么火?就是因为用户的需求不再像以前这么严肃,他可能需要的是一些碎片化的快速的阅读形态。庞先生讲你现在在推动UTC的事情,可能未来都是UTC。在我看来汽车行业不存在纯粹的UTC,可能是PTC。未来只是一个创作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研究,成为业内相对来讲的准专家,可能比媒体记者相对高一点。我从事得自媒体行业就有这样一群,原来可能就是成为一个普通用户,通过自己的钻研成为一个自媒体人,不说SA联盟内,有一个活跃在新浪微博上,叫“38号美系性能控”,他是自己买车去测试,他在美国留学,自己买车,不用去和厂商打交道,已经做到了自媒体人非常高的一个水平,但是他现在暂时没有商业化,如果他做商业化,会有非常高的价值。

刚才吴老师讲到自媒体人的结盟、联盟,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工作已经在做了。什么叫自媒体人?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的概念是自媒体人就是一个人来做一个媒体,现在可能不是一个个人的概念,而是一个自我的概念,就是他的这样一个平台,不管他是在微信的公众帐号,还是在今日头条的新闻客户端,他体现的是自我,而不是自己。这个自我背后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两个人,比如我看到非常多的徐达内的帐号就不是自己做的,但是他表现的是非常自我的取向,就像以前做传统媒体,做一个大纲,自媒体就体现他自己的取向,这是自媒体在内容层面,因为一个人无论怎样精力是有限的,我同意这样一个状况。

吴伯凡:其实刚才董总说在媒体行业发生的这一些,在其他行业也在发生,的的确确是这样。应该说媒体可能发生的早一些,因为互联网的冲击首先是对媒体产生了冲击,其次现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将近进入第三阶段,泛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渠道不稀缺,作者不稀缺,作者和读者的身份越来越模糊,导致泛媒体时代。现在我们正在进入泛金融时代,泛金融的意思就是,机构性金融和非机构性金融、个人金融在里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占比发生了变化,就像在泛媒体当中,机构性媒体不说完全被边缘化,但是它不像以前那么至关重要。金融业正在发生变化。紧接着其实已经在发生的,像教育、医疗已经在发生,泛教育、泛医疗,非机构性教育和非机构性医疗正在开始进入这些行业。这意味着什么呢?尤其是对我们一个行业的媒体来说,它就不再是一个机构性的媒体,尤其是跟每个人相关的,这个行业已经早就完成了,从产业新闻、产业八卦到产品新闻、产品八卦,还有产品体验,来自于消费者这一方的产品体验的描述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应该更多变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生态,谁迎合这种生态,谁就有可能活下来。如果是逆着这种生态,肯定就会消失。这是很无情的一件事情。

还有一个,我们要想好我们的商业模式,过去的专业媒体,像汽车这样的专业媒体,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现在逼迫我们,有些原有的不奏效、不管用,越来越收益甚微的时候,你应该商业模式倒逼你的媒体形态,当然不是完全内容化商业化,而是在商业生态里,如何聚合,从内容生产的这一端到内容接收的这一端当中,重新来分配跟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最后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

4

董时:媒介素养是未来社会生存必备素质

董时:媒介素养是未来社会人们生存必备素质

贾可:伯凡理论跟逻辑都非常严密。像马麟讲的,一些自媒体也不再是一个人了,也得好多人,自媒体自己买车来评价车。另外说了关注受众视角的变化。这些东西说的都非常对,但是并不是说自媒体有这样的特色,只能说传统媒体按道理来说应该客观公正,应该评价车,当然可以自己买车,自己来测,这是传统媒体更有优势。如果说自媒体,肯定是富二代才能干这个事,他有钱,否则做不到。以前传统媒体没有做到这一点,只能说传统媒体以前缺少这个。实际上刚才董老师讲过的,因为很多传统媒体,有很多东西不作为,本身应该作为,不作为,只能说以前传统媒体做还很不够。另外,这些自媒体广泛产生,光UTC,像蔡总的头就大了,全是UTC,那这个世界,搞媒体关系都已经无从下手了。另外,实际上现在的很多UTC都是由厂家主导,很多都是所谓的水军,水军也在制造UTC,只能讲互联网让传播的环境更加复杂化,非常复杂,这个时候我觉得媒体根本的属性,只能说要强化,因为以前传统媒体有牌照、执照,还有各种管制,导致了带着镣铐跳舞,跳得好的人很不简单,但是这种人很少,像以前的财经杂志属于戴着镣铐跳舞,是跳得比较好的,但是很多其它媒体没有这种环境,就传统媒体自己不像样子了。但是现在的很多自媒体是擦边的,微信的公众号都要管控起来,这样所有的媒体环境又回到以前那样了,因为做产业报道,相对来讲管控的力度很小,发挥的空间更大,说的也不是人话。

新闻学院、新闻系都是有存在的必要,如果都是UTC,实际上如果在座的有新闻学院的学生,可以马上不学了,因为新闻无学,但新闻还是有它的专业性的,至少我们招聘记者,首先需要他的文笔要好,《财富》杂志以前的老板招记者的时候说,我要求招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文笔要好,我能够教会一个文笔好的人学财务,我教不会一个会计学好文章,这是很难的,倒过来可以。我认为这种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引起的泛媒体时代,只能说让我们更加的注重到传播的客观、公正、人性化,或者就像《汽车消费报告》,有趣、有品、有用,只不过传统媒体有时脱离得太久,互联网或者自媒体时代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媒体应该干什么,这是我真实的看法。

庞义成:我同意你刚才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新闻学院的同学们,如果现在有愿意退学的,现在可以退学,这是开玩笑,不是对老师的不尊敬。因为我认为你们要学习的专业技能里边,除了文字的组合,其实更重要的是对当下语境的把握,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换句话,你们要说自己的话,而不是我们的话,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语言,所以真正的课堂不在这里,是在社会上,那社会上最好的学习的场所就是互联网。

贾可: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因为我们的大学时代,我们都知道……

庞义成:发起投票吧。

贾可:我们在大学时代。

庞义成:你是学什么的。

贾可:我是学文学的,我是中文系,但是我后来也转到新闻系。

吴伯凡:我们俩是南方系的,有些媒体好像有一个潜规则,明确不招新闻系。

庞义成:人大新闻系的除外。

马麟:在现在的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学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应该成为一个全民的一个基本素养。如果你没有新闻的素养,没有传播的素养,你根本就没法去判断在当前的社交媒体环境下什么样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信息是真实的。

吴伯凡:就像开车一样,开车是一个基本技能。

马麟:在座有学这个将来能够从中有很大的收益,专业不是根本性的东西,根本是技能。

吴伯凡:这个课程设置有问题,新概念英语有个序言,第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和掌握一门语言完全是两码事,这是新概念英语一里的第一句话。现在好多学生、好多系、专业都是在学习一门关于什么什么东西的知识,新闻系教的是关于新闻的知识,和如何操作新闻完全是两码事,包括中文系其实是一样,学的是关于文学的知识,而不是如何去操作文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一个,尤其是文科,非技能教育的状况,非常要命,四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在浪费。

马麟:有点跑偏了。

我接着贾可老师的话来讲,现在关键是什么变了呢?是商业模式变掉了。原来是媒体靠卖信息,靠卖人是能够生存的,靠信息卖广告能够生存的。现在的状况是信息本身不需要一个通道了,甚至信息本身变成一个通道,变成一个媒介了。所以,商业模式变掉了。自媒体核心就是我的信息没有成本了,我不需要去用了,直接通过第三方的渠道能够把信息传递给用户。如果这样的话,这里面的价值从哪儿产生?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汽车商业评论》是一个例外,是在一个金字塔塔尖上。

董时:我同意他(庞义成)说的,媒介素养基本上是未来社会人们生存的必备的一种素质,第一是使你获取信息便捷、有利,不做冤枉路。另外,也会使你未来跟社会交接的部分有适当的判断能力。大学新闻系按理说学一门新闻的技术、知识和真正的会做新闻不是一回事。但是大学里应该学什么?是学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就是你探究真相、靠近真相的这种能力。如果这个东西你四年没有学下来,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5

吴伯凡:现在社会真的需要高智商媒体

吴伯凡:现在社会真的需要高智商媒体

贾可:接着董老师的说,因为我们可能做传统媒体做得比较久了,刚才马麟也说了,觉得全民需要学新闻学,这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回到达芬奇时代,一个人会做的东西很多,物理学、化学、画画,琴棋书画是小菜。那个时候的博士那真是什么都会,现在的博士是往一个地方去的,一个象牙塔塔尖上的事在研究。我们探知未来,你说全民素养,或者说泛媒体时代,大家都能做好媒体,这当然是最好的事情,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实际上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机构来做。因为你想象中的那个时代固然很美好。大学里头就像董老师说的,学一种精神,学一种学习的方法,甚至是学习一种人际关系的交往,它给你的是一个空间,让你在这个空间里自我充电,而不是说填鸭式,这门课要学。因为现在这么多选修课,也给大家提供了方便,我们要尽量多地学习很多内容。

吴伯凡刚才说现在招人不要招新闻系的,我估计你还要说不要招中文系的,实际上不对。国外很多,甚至科学家,他在本科时代学的都是文科,中国太欠缺了,很早就分科,实际上文字的功底、文字的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如果这一点弄不好,你写一个科研报告都写不好,更妄论其它。在中国大学里可以学一个基本的,但是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不可能依靠老师、依靠同学,你可能还得依靠自己来钻研,包括《汽车商业评论》的每一个记者,希望他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专家,要研究深入,那时大家都在写汽车合资的时候,写汽车降价的时候,写汽车什么车型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优秀的记者在写不同的东西,因为那个只能说是一窝蜂,大家都写一些信息层面的东西,价值不是很大。我只是觉得我们以前传统媒体做得太不够。另外,新闻学院的或者是学新闻的学生们,可能有时候也是挺迷盲的,因为那个时候,说一个真是的笑话,那时中文系跟新闻系的研究生住在一层,只要我们随便一喊人,应声而来的绝对是新闻系的人,因为他们老是那么闲。我们还看很多文学著作,他们觉得很多基础学科学完就不学了,其实这是不对的。新闻系的学生应该是要比文学系的学生更多地学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才能够真的充电。我的观点只能说传统媒体做得还不够,在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实际上给了媒体更多的定义,但是它的本质我觉得还是没有变,虽然说要让人人成伟媒体,这是美好的愿景,而且这方面可能是我们趋向于它,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媒体。当然我所指的媒体是一种让人信服的、专业的、权威的媒体,因为人还是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中心化,如果去中心化,都是边缘的、粉碎的,那这个世界你在这里头会呆得非常惶惑。

吴伯凡:涉及到低智商社会,整个社会是陷入到低智商社会。如果这样,时间久了,大家还会意识到,会分化的,会逐渐分化出低智商社会和高智商社会,低智商媒体和高智商媒体。实际上现在在微信里头的低智商化,两个趋势我都能够看到,在某些圈子里越来越低智商化,大量的心灵鸡汤加偏方,要求转发的,晒各种美食、美景。你说那叫媒体吗?叫,叫低智商媒体,我们社会真的需要高智商媒体,这是我们专业性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和专业性的媒体机构应该在这上面有所作为。如果拼低智商,真的永远拼不过的。

庞义成:恰恰说明这个社会对低智商媒体的需求远远高于对高智商媒体的需求。

马麟:以前大家买报纸有成本,现在没有成本了,打开手机就能看。我们打开一看今日头条的排行榜,所有的内容都是段子手,被这些内容占据了。但相反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章,看一下它的阅读量非常非常可怜,再看一下徐达内的公共号,打赏量,一般不会超过5个,其中有一个是我。

董时:不能用传统媒体和不传统媒体来分现在的媒体,如果大家细心可以了解一下,所谓的传统媒体里没有网站,不再做APP的有几个?没有一堆公众帐号矩阵的有几个。所谓得自媒体也是,像吴老师这种,马上要推出一个视频,大家可以在优酷上看,完全是基于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积累,有这样专业的能力做这样一个自媒体的节目。还有很多,大家看到自媒体,或者是有工作室的,包括最有名的什么逻辑思维,也不是他自己读书,一年推荐200本书,不一定他自己都看过。不一定用传统媒体和非传统媒体来讨论现在媒体的样态,反过来讲,就是讲重新寻找你的读者和用户,这个可能是未来要解释的一个问题。背后的问题,你的媒体或者你的机构地或者是你本人,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你这样去寻找。这是所谓商业模式的问题。实际上资源怎么重新整合,过去媒体是单向传播,我发什么你看什么。后来大家讲的读者是上帝,服务意识,也是从信息上讲,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但是从信息价值来讲,我认为分两类,一类是他需要什么。一类是相对专业的人应该知道什么。其实专业性还是有它的必要性的。所谓提到专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在这两类之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并不等于所谓的只有传统媒体能够做,有一些专业人士在这个时候可持续地提供质量恒定的信息,他就变成了一种媒体,大家愿意从他这个路径渠道来寻找。

在这样的状况下,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组织类型也好,还有新类型也好,能够从过去大而全,从负责报道一切到垂直领域的深度的影响,这又是一个读者受众化、受众参重化、参众精英化的过程,持续地发生粘性。

6

马麟:汽车媒体的发展受汽车厂家推动

马麟:汽车媒体的发展受汽车厂家推动

贾可:实际上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关于媒体的未来,只不过我在想这么一个问题,现在的传统媒体有哪些能够在未来继续保持一个媒体的属性,或者是会活下去,活得很好。为什么?实际上有时候我们虽然说不服气,但是你自己看,包括人民日报,包括央视的那些公众号、微信号,粉丝还是很多,是不由自主的。你说这叫权威还是叫什么也好,这是这个机构所赋予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人成为他的粉丝,这是不能否认的。

另外,你刚才讲到自媒体联盟也好,合伙制也好,这个东西能不能成功,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像相亲,以一个什么好的组织把他们组合起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像吴老师这样自己干,自己牵头,还是弄一堆人来干,这又是回到了传统媒体的时代,还是一样的范畴里。我现在想问的是,像马麟,你觉得那些自媒体,奇奇怪怪,每一个媒体本身的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加起来是不是就很大了,加起来能不能成气侯,这是我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马麟:实际上现在的情况,阅读量是在分化的。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汽车媒体的发展是受汽车厂家推动的,厂家需要什么,会有什么样类型形态出现。伟华老师关注后市场这一块,阅读量不需要很大,目标受众非常精准。其实消费者是我们里面的一个成员,5个月的时间做了13万粉丝,这个数量应该是汽车自媒体量非常大的,阅读量平均是1.5万左右,高的时候是2、3万,杨毅鹏汽车行业非常知名的一个车评人,文章的阅读量还是2、3万,阅读量并不小。从商业上来讲,我们的成员最高的一个月几万块钱没有问题。

贾可:但实际上2、3万相对于中国14亿人口……

马麟:贾老师,我给你算一个帐,北京某报发行量大概是10万,一线报纸,它的汽车广告有效到达我们按十分之一算就是10万,整版广告是20万,这个里边是可以算出帐的。

贾可:自媒体上投广告比较划算?是吗?

马麟:效率和成本都是非常好算的。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会形成垄断。第二,会把营销成本大幅降低。这两个现在逐渐都已经开始显现了,尤其是在汽车这个层面。

贾可:你刚才说汽车自媒体是受厂家驱动的,这个话一说,实际上我马上就要质疑,应该是受读者驱动,而不是厂家驱动。如果厂家驱动,这个就变成了更厂家的连环套,哥俩好,互相各取所需。汽车行业内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所谓的美国过来机构的评分,也不说哪个机构,基本上都是各个厂家花钱买的,买了以后有的排名第一、第二,但实际上是什么原因呢?有的汽车营销公司的老总跟我说,这个车实在是卖不好,还不如这个奖弄一个头把交椅,这样回头汇报的时候跟老板也有一个交代,说顾客满意度、产品满意度都很好,但是这个车就卖不好,这就是一个问题。这个话可能远了,我看到一些报道,有一些专业的自媒体也发各种心灵鸡汤,为了获得更多粉丝,但实际上即使有人加了,也不是他的用户,都是无效的。只有是比如关注产品的,粉丝多了以后,可能是能够更多地吸引消费者。但是你也知道,你说你是拿你(马麟)刚才的自媒体是跟传统媒体比,你跟传统的互联网比,传统的互联网上一篇文章点击量多少多少万,量级又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都是在早期,还是看不出来未来到底会怎么办,他们都是十几二十几万,跟你玩自媒体联盟干什么?自己一个人干就OK了,不要你的自媒体联盟,怎么管控这个事?

马麟:刚才讲有厂家驱动,这也是有变化的,早期汽车厂家做这方面营销的时候,就说你就要说我好,你把我吹得天花乱坠,这是初级需求。现在不是这样了,他说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营销行为,你帮我分析一下是怎么回事,帮我介绍客观的,不要只说我好,哪怕有一点问题也可以说出来,这是我现在接触到的企业大部分是这样做的。包括我们北汽现在也是这样,实际上这半年以来变化非常快,初期的时候不适应,但仅仅是半年之后,他就会知道我什么样的东西是用户需要的,我不需要你给我写一个软文。

贾可:如果是高智商读者就能发现,如果是低智商读者就发现不了,还是换汤不换药。当然这个厂家,包括公关公司有巨大的改变已经很不容易了。就跟我们讲,一定要写得有趣,要小骂大帮忙。但是每天都是这个东西……

马麟:这里面也有问题,这是自媒体的第一阶段,内容不光骂,要卖内容。不管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这个自媒体平台的公信力、传播力。未来商业模式变了,你不可能只靠卖内容为生,要让你的产品和读者联系。有一个人通过自媒体扩大影响力,在重庆进行一些落地的活动,进行汽车销售,这可能是原来媒体不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媒体的形态变了,利用他自身的身份,利用他和用户的连接去产生这样的商业价值,这就不是卖内容了,这可能也是未来的一种方向,各行各业可能都有可能出现。

贾可:实际上传统媒体现在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所以现在整个媒体环境是不正确的,或者是很艰难、很复杂。

董时:贾可的脑子里有一个圈子,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这个世界是分正确和不正确的。刚才他评论的一些,在他的圈里是正确的,不在圈里的是不正确的。但是现实是随时发生改变的,圈子应该是一个松紧带,应该是有弹性,有张力,有变化的。

其实我是这样觉得,汽车媒体我不在行,我是做大众媒体的。大众媒体现在面临的也是要细分你的受众,总的所谓的读者量也好,受众量也好,是用你所有的资源,面对一群人,还是你不同的资源面对不同的人群,构成你最后总共的受众群,这是不一样的思考。我们看到有的媒体是非常专一的,假设《汽车商业评论》,它是不是给买捷达的人看的呢?是不是给出租车司机看的呢?不是。它针对的人群,贾可心里知道,那个圈很小,在圈外就不对了。还有一种是相对更广泛一些,比方说像我们这样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的概念太大了,像我们自己做过调查,我把它联系成一个人,就是18—35岁,白领,偏男性,职业和教育都在上升期,但是兜里的钱不多,但是愿意关注国家大事,寻找心灵家园。这么一群人,相对于我好想已经抽象于模模糊糊的那么几个人,但实际上他们细分起来男男女女,各种各样的样态非常之多。你在这里边再怎么细分,满足他的需求,刚才马麟说的对,媒体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媒体,是只能出报纸、杂志,除了这个东西什么都不做的媒体,还是说现在媒体也是一个平台,它能做像贾可说的,既是出杂志,也去搞车展,还做线下的渠道,还做跟其它所有的资源的整合。所以,应该更开放一些,我愿意用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的媒体变化。其实媒体现在都在发生变化,从它的源初到整个产业的样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媒体是干什么的,实际上回到初心,你就是给你的读者受众提供服务,他们有哪些需求,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哪些,他们愿意接受你的服务,愿意付费,这就是你最终的结果。

7

总结:媒体脑袋要有一个紧箍咒

总结:媒体脑袋要有一个紧箍咒

贾可:董老师刚才讲我脑袋里有一个紧箍咒,实际上确实有这个紧箍咒,但是这个紧箍咒绝对不是说我对其它媒体有成见,绝对不是这样。我这个紧箍咒实际上就是初心,或者叫一个媒体最核心的东西,它应该提供什么东西,这是我的紧箍咒。如果说离开了这个,实际上无论什么样的媒体,如果说一味的讨好你的金主,那这个媒体很难长久,因为读者会投票,会放弃你。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紧箍咒,怎么样把握这个度,有时候你偏离了,那就要念经,就让你痛,就难受,这是我的一个初衷。我还是很开放地看待所有的媒体,在一个转变的年代,可能会出现各种形态、各种平台,每一个平台做得好,那它就是一个好媒体。伯凡老师的视频做好了,也是一个好媒体。我这个是开放的,只不过是怎么样拿捏其中的度,怎么样在读者和金主之间实现平衡。特别是行业媒体是更难的,像伯凡这种还是容易的,只要讨好所有的人就可以了。像我们这个《汽车商业评论》,它的读者群,以前可以很窄众,甚至只是汽车公司的,到供应链,到经销商,现在到零部件,到了现在已经泛了,因为汽车产业非常大,很多人都想进入汽车业争一杯羹,很多人都想到这里看看行情,所以读者群也在慢慢变。我们根据这种变,生产我们的内容,肯定不能枉顾他们的存在。

今天我们的讨论实际上还是有点意思,因为下面一场是关于我们怎么当好记者,是这个话题的延伸,我们这些记者是不是去干自媒体,还是怎么办,是下一场讨论的。这一场差不多该结束了,现在在结束之前,各位老师对媒体该干什么做一个概括,每人一句话。

马麟: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变化的特别特别快,包括媒体,我甚至在想,可能三年之后微信就不在了,有另外一个形式来颠覆它。可能作为一个媒体来讲,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两件事:第一,把自己的品牌做好,保持住。第二,怎么能赚钱,怎么能活下来,当然大家要有底线,在这个底线的情况下活下来是第一位的,因为现在变化太快了。

董时:健康是一,其它的都是零。媒体持续地提供权威、质量恒定的、有价值的信息,是你提供存在的一。其它能够为你的受众服务,能够跟他们产生互动的联系,那可能是后面的零。但是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让你去打磨、去享受,它是在一个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在一个激烈竞争下必须保持动态平衡的这么一个要求,所以,我觉得媒体将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平衡中不歪、不倒、不掉下来。

庞义成:关于这个话题特别想听在座同学们的意见,可能没有机会。我是带着一个特别幸福的感觉跨入到媒体行业,因为从小就喜欢干这个事。所以,十几年快二十年下来,我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虽然互联网起来了,移动互联网起来了,媒体如果把它广泛的理解来说,理解成一个人的选择,我觉得无外乎是拥抱着探索变化的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大概是从个人出发的一个选择。这种选择或者这种立场,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一个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是不变的,你就记着,咱们自个儿喜欢这个事,你愿意倒腾点新事,你愿意能够跟得上来摸索、判断,然后还能找着一些朋友,这大概就是挺好的一件事。但是每代人确实有每代人的语言,没有办法,我有时觉得自己已经快over了,对这一代人的语言,在座同学们,甚至比你们更年轻这一代人的语言,我已经有点要不适应了。虽然我愿意拥抱它,但是我觉得我已经有点不适应了。我觉得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做好你当下的事情,你能捕捉和触摸的事情就可以了。

吴伯凡:我们在谈媒体的时候,尤其在谈新媒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刚才马麟说,也许三年以后微信都不存在了。想想三年前微博有多火,我们应该是把空和色要分开,表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它是新媒体,但是它不是一切,它是一个短暂时段里出现的一种形态。所以,我们对于未来充满着不再有大时代,只是互联网分成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一个一个都是一个小时代,小时代和小时代之间的汇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原来积累的那些资源,到下一个时代的时候,发现汇率特别低,弄得不好是国民党的法币跟人民币,没有汇率。不管怎么样,媒体形态经常在变,我们人如何适应这个时代。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稀缺的东西,付出了人的努力,而不是机器的努力,你永远不要跟机器较劲,我们不能跟起动机较劲,我们费了大力,最后验算要用电脑。人能做的事情,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媒体特别忽略的东西,而在成熟的西方的欧美的媒体里是很常见的,我们提供信息的媒体特别多,提供知识的媒体相对少,知识的媒体不是说纯粹的学刊,是有趣的知识,建立非常友好的惠风和畅的知识,这种在国外非常多,国内也有在探索,流行的很多自媒体,高晓松的这个,还有我马上要做的东西,都是定位于知识。知识是我不说,你觉得你知道,我说了,你发现你知道的很少,这就是有营养的东西。具体到汽车行业,其实这里需要挖掘的东西很多,除了信息、知识,还有品位,光网上的公众号,葡萄酒你去搜一下,有多少个公众号。其实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对汽车不再是什么性价比,甚至品牌都不是,它是深入到品位的那个层面上的,这样一批人群在出现。有的车,蒙着眼睛,一坐就知道是什么档次的车,绝对不是哪国产的,不是哪个公司,这样一批人。越隐秘的东西,契合处、联系就越高。这种稀缺性应该去探索。

总而言之,媒体的形态在变,我们要做人做的事情,越有人味的事情越不会过时,越有机器味的东西很快就会过时。

主持人:谢谢吴老师。刚才说坐在一个车里,一闭上眼就知道是什么车。我看到蔡总,想到像北汽股份的BJ40越野车,坐在里头闭着眼睛我就知道是什么车,因为这个车太有情怀了。但是大部分车都做不到这一点。

台上台下如果同学们愿意问一个问题,互动起来会更好,因为有时候我就在想,包括媒体在被颠覆,我在想论坛什么时候被颠覆,因为论坛永远是台下坐着一群人,台上也坐着几个人,台下听着台上的人说,不爱听就低着头看手机、做别的。我有时也说价值在什么地方,上下互动当然更好,有互动显示台上的人可能头脑很厉害,都是非常大脑,给出最有营养的东西。但是今天时间业有限,我希望下一次能够有这个互动,或者下一场能够有这样的互动。今天我们的讨论或者争论也好,基本上没有拘泥于形式,没有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希望在座的大家听了以后没有觉得浪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谢谢诸位。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导航

返回分页浏览>>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