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2011002期封面
上海治堵16年
2010年岁末,“首堵”北京治堵政策出台。在购买限制政策放开5年后,外地人再次成为京城限制购车对象。于是,治堵政策被与户口这个敏感话题挂起钩来,“歧视”再度成为热词。
与此同时,早在1994年就开始“拍卖车牌”的上海,两起因拍卖车牌引发的官司进行得如火如荼。限购政策实施16年后的上海,治堵真的成功了吗?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政府在作出一种决策或制定政策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合法性和合理性。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1月下半月期)
“最贵铁皮”遭市民追问
——上海车牌拍卖的三起官司
特约记者/周华 王莉莎
上海是国内唯一实行私车牌照限额拍卖的城市。从1994年起,上海车牌拍卖每月举行一场,投放数千个额度。近几年,车牌拍卖的时间逐步统一为上午10时至11时30分,初衷在于通过限制拥有私车而缓解交通拥堵。
此前,这一特殊模式历经坊间数次“取消传闻”,在质疑声中已延续了16年。近年来,上海车牌的平均中标价为3万~5万元,上海市民也因此将车牌戏称为“最贵的铁皮”。当然,偶尔也有幸运者拍到万元牌照,不过那样的“中奖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