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班车校车公车:治路堵可别添心堵

2011年01月20日 11:07
来源:新京报 作者:舒圣祥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三种车子的事儿,1月18日齐齐见诸报端: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刘淇提议考虑开通柔性公交,同一区域上班的人通过班车接送,缓解交通压力;市政协委员、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表示,今年校车工作将试点,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首先开通校车;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表示,公务车数量所占比例极小,肯定低于公众的想象。

班车、校车、公车,三车结合,都在一个“车”字。虽是不同的车子,却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治堵主题。事实上,自从北京下决心治堵,车子就成了主角;各种车子也由此被定义了不同的待遇:有的要鼓励推出,有的则要限制使用。

先来看班车。针对同一区域上班人群的“柔性公交”式班车,和一般的公交车有多大区别?班车相比公交车使用频率要低很多,而且公交车还有政府补贴,如果班车没有政府补贴,价格肯定会高很多。所以,班车怎么开、谁埋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开通校车也是不错的治堵招数,但首先要问,究竟哪些学生最需要优先享受?为何首先试点的是三所名牌小学,而且明确表示“前期不会大范围地推广”?如此,在很长时间内,校车岂不成了少数名牌学校的独享之物?对校车,哪些学校先优先试点,该不该有特权,该有怎样的特权,是有关部门独自拍板决定,还是公众讨论?

公车无疑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有关官员表示会公开公车数量,但数量何时才能公开,又将会怎样公开,却仍然是谜。现在,公车数量还没公开,就表示“公车数量肯定低于公众想象”,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潜台词?公开数量之后,公众又将如何参与监督公车?

车子背后站着的是人,而人讲究平等至上。可以不讲车车平等,但不能不讲人人平等。至少,不能为了治堵而出现“心堵”。否则,人心堵了,路就会更堵。

□舒圣祥(会计师)

[责任编辑:leiqq] 标签:班车 校车 公车 治堵 路堵 堵心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