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世 中国汽车业返俄路计日可待

2011年12月21日 07:29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刘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车或再沐春风

根据驻俄罗斯使馆经商参处消息,俄入世谈判首席代表梅德维德科夫表示,俄入世后新轿车的从价关税将立即从30%降至25%,到2019年夏天将降至15%;二手车进口关税2012年将从35%降至25%,五年后降至20%。降低关税为外国生产商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外国生产商可在俄罗斯组装汽车销往欧洲,另一方面,俄进口汽车的比重也会增加。

“俄罗斯入世后关税降低,对急于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或许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商品出口。”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作为最后一个加入WTO的最大经济体,俄罗斯将为中俄贸易提供更透明的政策环境,中国车进入俄罗斯也将更便利,解决贸易纠纷的渠道更通畅。

普华永道早在2009年就有研究报告称,国际汽车市场将逐渐向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这四个“金砖四国”转移,预计四国的全球汽车销量占比到2015年将达到30%。而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俄罗斯市场分化比较严重,随着关税进一步降低,外型漂亮、价格低廉、配置丰富的中国车将会走进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家庭。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车企在俄累计出口量总体实现大幅上涨。其中,力帆汽车出口最多,前10个月累计向俄销售汽车14480辆;长城汽车出口增幅最高,前10个月同比上涨88%,除此之外,奇瑞吉利海马比亚迪对俄的出口量也取得较高增长。

除了出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海外建厂也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寻求海外突破的重要途径,而由于空间发展大,加之标准并不很严格,以及没有合资限制,俄罗斯市场吸引了不少中国车企投资建厂。

避免上演“同室操戈”悲剧

如果说,俄罗斯过度保护本土汽车产业是中国车在俄“碰壁”的硬伤,那么,缺乏国际市场经验、质量不过硬是中国车进入俄罗斯的“软肋”,而为争抢订单,竞相压价,上演“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戏码,使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受损,是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WTO 俄罗斯 中国汽车业 保护主义 贸易壁垒 价格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