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锦湖轮胎缺席上海车展 引发中国车业商誉思考(2)

2011年04月25日 1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陆文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加价提车”凭什么

上海的任先生想购买一辆进口的豪华柴油SUV陆虎,但他到4S店询问,却被告知需要加价10万元左右,否则就要等,而且说不好要等多久。

而北京的余小姐也有同样的经历,她想购置一辆奔驰的ML级的越野车,也被商家告知要加价3万元,理由是车源紧张,而且4S店还告诉她:“最近加价才调下来,原先同款车型要加7万元才能提到。”

不知何时起,加价提车成了中国车市中的“独特风景[综述 图片 论坛]”,这种既不合理、又涉嫌违规的“潜规则”却很少受到制约,依然大肆横行、不断蔓延。而今,国产新车要加价、进口热销车也要加价,加价“重灾区”还是在SUV市场,有的热门车型甚至要消费者在市场指导价上再加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元。

加价提车一般打着“产能不足、供不应求”的幌子。刘先生说,在某合资品牌的SUV刚上市时购买,当时要加价3万元,过了没多久,就出现了让利上万元的优惠,他感到被欺骗,“根本不存在什么产能不足,都是噱头,实际就是利用饥饿销售坑消费者。”

有消费维权人士指出,加价提车涉嫌违法违规。首先,即使因货源紧张导致排队购车,也应有先来后到,如果有人加价“插队”,损害的是其他购买者的权益;其次,加价提车款项一般不会开入购车发票,这就形成了变相的偷逃国家税款,是违法行为;第三,加价提车款并无正规名目,这部分资金流向不明,容易滋生商业贿赂。

除了加价提车,强行搭售等变相加价的手法也在国内汽车市场上频繁出现,并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而由于消费者处于与商家不对等的地位,对这些具有一定隐蔽性的侵权行为很难主动维权,大多只能被动接受。

“商誉”难道不可贵

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全球增加最快的汽车市场,在过去十年内产销量增长十倍,堪称奇迹。而且中国已超越美国,连续两年成为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去年已突破1800万辆,今年将冲击2000万辆的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国内外车企,依赖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多都在这片“汽车热土”上赚得盆满钵满,体会不到在其他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巨大竞争和生存压力,有些甚至习惯了“店大欺客”,并不太重视“商誉”,宁可损失口碑,也不愿损失眼前利益。

正因为如此,一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难以见到的“怪象”,集中出现在国内车市:有的产品明明有质量问题,对“召回”也是避重就轻、虚晃一枪,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有些国外大牌,在车展上愿意花大钱、摆大排场塑造形象招揽顾客,但一出现全球召回,就敢于“绕开”中国市场。而其他如加价提车、强行搭售、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无疑是不重视“商誉”的表现。

汽车直接关系安全和生命,在全世界,“商誉”一直是汽车品牌的终极价值乃至生命,堪称无价之宝,但在国内市场上,汽车业“商誉”缩水和贬值,也凸显了我国汽车业大而不强,汽车市场不成熟,汽车消费环境不完善;更反映了我国虽是汽车产销大国,但实际地位和水平并不高。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上海车展论坛上说,“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汽车服务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部分,是国外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诚然,未来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车企也会从现在的“不愁卖”逐步过渡到“拼服务”“比信誉”的阶段,同时我国汽车市场的法制环境也将逐步健全,也许那时,让消费者“闹心”的乱象、怪象就会少一些。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上海车展 锦湖轮胎 汽车业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