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中心遍地 汽车业出现中国式“研发过剩”

在网上搜索“汽车研发中心”,会发现满页都是“三年内建成四大研发中心”、“三大研发中心同时落成”、“已形成五国八大研发中心的布局”……似乎就在一年间,中国的汽车研发中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境内外遍地开花。但这些研发中心建立的初衷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却让人不得不担忧,其最终会成为在产能之外,汽车业的又一种过剩。[详细][参与微博讨论]

 

汽车研发中心忽如一夜春风来

通用等超过50家车企研发中心已落户中国

从泛亚汽车研发中心对车型进行本土化改造,到前瞻基础技术研发导入中国,折射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心正逐渐向东方倾斜。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在上海设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应该超过50家。在中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的整车企业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丰田汽车和现代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包括德尔福、博世、伟世通、汉高和大陆汽车等著名配套企业。 [详细]

丰田走出召回阴霾 上海研发中心即将起航

7月5日,一汽丰田技术研发中心大楼正式落成。该研发中心有设计室、车辆讨论室、试验室等设施,主要从事现生产车型技术配合、换型车辆开发、零部件国产化推进、新能源研讨、车辆试验认证等方面工作。可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丰田在华参与投资且投入使用的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中心。[详细]

吉利在杭州斥资3.5亿元再建新研发中心

自主品牌定位摇摆、质量松懈和经常性降价是以往在高档车市场步履艰难的三大主要原因。与外资竞争对手相比,自主品牌在品牌、技术、品质、营销手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中级车型以上的细分市场,价格因素并不重要,消费者更看中的是产品品质、品牌知名度等,这使得以往依靠“低价策略”生存的自主品牌劣势更加明显。 [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1.你认为汽车业是否已经出现中国式“研发过剩”?
没有
2.以下哪个环节制约中国汽车自主开发的现状?
整车研发技术
零部件研发技术
3.你认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目前主要面临哪些约束?
能力约束
规模约束
市场约束
 

 

自主研发日臻成熟 国际竞争力仍处弱势?

品牌向上受挫 自主车企向何处去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主品牌乘用车已经挑起了中国汽车业的大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318万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7%;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轿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轿车中,自主品牌仍然是凤毛麟角。[详细]

何光远:汽车行业比以前更加注重自主研发

现在自主品牌包括这些一向主张靠合资的。靠合资可以很省事,但车的销售竞争能力不强,有什么技术拿过来,之后组装就开始赚钱,这是原来的观念。这几年经过舆论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强调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的建设,整个行业形势有很大变化。所以看现在自主品牌的建设,在一些主要搞合资的企业也开始干。[详细]

汽车销量增速猛空间大 全球车市重心转移中国

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罗伯特博世执行总裁菲润巴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且这个形势是无法逆转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扶摇而上,中国汽车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全球汽车市场发生着从西到东的“大挪移”。《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菲润巴赫的话是全球汽车业普遍转向增长中的亚洲市场的最新迹象。对于衰退之中的汽车厂商来说,中国是少有的亮点。[详细]

相关内容

中国经济转向调整结构 明年汽车业可期待

今年表现最为火爆的小排量乘用车市场能否稳步走下去?众所周知,本轮政策刺激导致小排量乘用车市场率先复苏,但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等政策年底将到期。正因为这样,近来业内呼吁政府主管部门明年延续对汽车的优惠政策。 [详细]

中国合资车企自主研发 积极改变代工形象

当然,从认可研发能力至最终占领市场还需要走很长的路。需要一系列辅助条件才能成功,比如价格优势、印度本土性需求等。在应对海外市场的复杂环境方面,还需要借助于通用汽车的经验。如果能顺利通过这一关,培养熟悉海外市场的水性,不排除有实力的中国合资汽车企业慢慢尾随上海通用的步伐,从国内生产向研发、海外出口方向延伸。[详细]

 

体制成尴尬 中国汽车研发软肋亟待破题

国内:四种研发模式并存

第一种是上汽模式。即通过合作中的技术外溢获取技术、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加上通过收购获得成熟技术,走出一条集成自主创新之路。目前,上海汽车旗下的荣威品牌已是国内市场上后起之秀,前景不可限量。与之相同的如北京汽车,也是通过收购萨博品牌旗下的几个车型专利获得技术优势,期冀决胜市场。[详细]

国际:三个原则 三种模式

实践表明,实现接近用户和技术的本土化、开发设计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是多数跨国汽车公司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跨国汽车公司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另一重要驱动力是为了接近知识资源,从当地研发的技术外溢中获利。为获取人才等研发资源,也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重要驱动力。 [详细]

真正的尴尬:体制和战略

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尽管自去年开始就加快了重组的步伐,但这种由行政主导的调整,注定步履蹒跚。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必须由市场本身来完成。中国汽车产业要真正以强者姿态登上世界车坛前台,必需尽快克服体制和战略上的障碍,进而快速提升研发水准以获得技术优势,在时间上已刻不容缓。 [详细]

相关评论

自主品牌走向高端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

自主品牌走向高端,这是市场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至于起步是不是晚了,还得根据中国企业发展的自身状况来看。其实起步时间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在部分企业的带动下已经起步了。[详细]

程远:自主品牌海外研发机构不是桥头堡

汽车是个世界性产品,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美学与技术结合的特别紧密,技术容易老化。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还比较小,销售量的基础就是研发,车子要外形好、品质优,买的人就多,买的人多,价格自然就会上去。自主品牌在海外吸取营养,路子是对的,关键考虑性价比。 [详细]

研发中心转移对中国汽车工业是否有益?

带来新技术新人才

·充分利用已有的产品开发能力,坚持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是加速形成产品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

 

没有

关键技术还是得不到

·虽然利用先进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很快在全世界销售,但这种先进技术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只会发生在掌握了这种技术的经济体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