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张志勇:公车采购自主品牌应是自觉行为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张志勇
2012年12月30日 00:24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张志勇

作者:张志勇

核心提示: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品质的提高,为市场份额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市场的惯性思维,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如果让市场接受认识到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品质的提高这样一个事实,必须要经过很长一个时期的积累。显然,这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如果公务用车市场在自主品牌的

凤凰汽车评论 正当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准备占领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市场的时候,2012年年初出台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转正”。特别是一汽集团轰轰烈烈的准备将红旗隆重推出以作为省部级领导干部用车的时候,到了今天却仍然无法兑现。

难道政府采购自主品牌的汽车就这么难吗?

应该说,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特别倾向于自主品牌,给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很大的激励和信心。也或者说,如果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用车一旦换购自主品牌的汽车,那么自主品牌就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有人说,公务用车采购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小,其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

显然的是,随着中国私人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党政机关采购规模的新增空间降低,公务用车市场对于汽车企业市场的拉动作用越来越低。原来占有中国公务用车市场最大份额的奥迪品牌,也开始逐渐将市场的重心向私人市场转移,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但是,对于不同的汽车企业来说,公务用车市场的意义截然不同。特别是对自主品牌来说,公务用车,特别是高端公务用车对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首先,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尽管公务用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比重在降低,但是其绝对市场份额仍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有媒体援引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每年消费支出已达1500亿-2000亿元。

2011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降低,如果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的话,自主品牌的发展无疑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公务用车的示范效应突出,特别是领导干部用车对于提升自主品牌的地方与形象具有强烈的市场作用。

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一个消费理念还有一种身份地位的体现,许多人不愿意购买自主品牌,就担心是丢了面子。但是假如中国的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领导干部出行都乘用自主品牌的汽车,自主品牌的形象自然是水涨船高。

比如,长城汽车的哈弗品牌每年都参加达喀尔拉力赛,这哈弗汽车在比赛中的表现自然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是,假如某个部长省长乘坐哈弗去视察堤防安全的话,那对于哈弗的品牌形象与地位的拉升无异于更上一个台阶。

其实,中国政府一直鼓励自主品牌的发展,这种鼓励表现在诸多的政策当中,比如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比如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等。另外,政府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还有诸多的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但是,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来自于市场。没有市场对于自主品牌的追捧,财政补贴就是无效率的补贴。

政府不是要鼓励自主品牌吗?既然鼓励自主品牌,为什么不率先采购、使用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呢?率先垂范采购使用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鼓励政策,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如果你鼓励自主品牌,但是自己都不愿意采购使用自主品牌的产品,那又如何让其它私人消费者购买使用自主品牌的汽车呢?

学而优则仕。中国社会中对于权力的推崇无以复加,党政干部的一言一行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它有点像汽车市场的动力源,一旦启动,就将带动整个市场的旋转。

以奥迪品牌为例。应该说,奥迪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豪华品牌。甚至当宝马公司进入中国之后,都很少将奥迪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然而,中国公务用车对于奥迪品牌的大规模采购,成就了奥迪的豪车之旅。

当初,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公司建立合资公司之时,奥迪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就是以公务用车的面目出现,甚至以后一直主导了中国公务用车的发展。

当然,奥迪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公务用车市场站稳脚跟,并成就自己的豪车地位,根本源于其良好的汽车品质。

可以说,中国自主品牌并不是没有奥迪的机会。在中国1990年代之前,中国的三个品牌都是曾经作为政府公务用车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三个品牌一个是红旗,一个是上海牌轿车,还有一个就是北京吉普。但是,这三个品牌由于与外资品牌的品质有较大的差距,不得不最终退出市场,甚至“香消玉殒”。

因此,没有品质的保证,公务用车市场的倾斜也将是无根之木。

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自主品牌的产品品质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种提升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几乎都采用了机器化、自动化的生产线,这种机器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品质。二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大范围提高了与跨国公司零配件巨头之间的合作,这也保证了关键零配件的配套质量。三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管理层都提高了品质意识,都已经将提升品质作为企业的战略重心。四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的熟练工人比重不断提高,这也保证了一线员工的生产质量。

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品质的提高,为市场份额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市场的惯性思维,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如果让市场接受认识到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品质的提高这样一个事实,必须要经过很长一个时期的积累。显然,这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如果公务用车市场在自主品牌的汽车采购使用上做出表率,那么私人汽车市场必然会提前认识到自主品牌品质提高的这样一个事实,从而缩短自主品牌成长的过程。而也只有公务用车的采购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

而越高端的车型,这种效果就越明显。越高端的车型,就越需要公务用车的示范。

当然,公务用车采购自主品牌可能会遭遇到欧美市场的反对。但是,作为市场的一部分,公务用车采购本身就不需要通过文件政策的方式来约束规范,公务用车的采购本身就应该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一种自觉行为。

作为一个市场的采购者,而不是政策的制定者,欧美市场又如何反对你作为一个采购者采购自主品牌的权利呢?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行业评论员、专栏作家。现从事汽车公关、咨询、培训、汽车产业园区规划、论坛等。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