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张志勇:吉利高层频换欲复制上海通用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张志勇
2013年05月17日 09:32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张志勇

作者:张志勇

核心提示:吉利汽车对于人事的布局一直具有独到的一面。比如,挖掘跨界人才进入吉利高层,让其它行业的经验为吉利所用。而今天持续不断的吉利汽车的高层乃至沃尔沃的高层人事调整,则是吉利集团将自己500强地位真正夯实的重要战略步骤。

凤凰汽车评论  5月16日,吉利汽车再传出重大人事调整。其中,原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被任命为负责新能源汽车营销工作的副总裁;而负责集团品牌、市场和产品战略规划的副总裁孙晓东兼任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

此前,吉利汽车副总裁赵福全辞任赴北京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吉利控股的另外一家汽车企业沃尔沃高层也发生变动,拉尔斯·邓被任命为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经管会成员,全面负责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日常管理与运营;沈晖继续担任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长,但不再管理企业的日常运营。

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吉利控股相关汽车企业人事连番出现重大变动,并非偶然。其中应该是隐含着李书福对于吉利集团现状的不满足,以及对于未来全新战略的调整。

吉利汽车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在收入与利润的绝对值上,应该是仅仅次于长城汽车,2012年其收获20多亿元的净利润也堪称业内翘楚。

但是,由于中国汽车市场饱和程度日益提高,外资品牌竞争压力愈大,自主品牌新的竞争优势亟待确立,吉利集团需要重新梳理一下目前的营销策略,以确立未来竞争的全新态势。

复制上海通用

吉利汽车任命孙晓东为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应该是一步好棋。

这步棋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孙晓东在上海通用的任职经历可以为吉利汽车提供全方位的营销策略借鉴。

孙晓东从上海通用一开始筹集就介入其中,并在上海通用一直负责市场营销工作。2007年更是被任命为上海通用副总经理。

上海通用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成功有目共睹。作为在产品力方面有一些缺憾的通用汽车产品,上海通用一班人能够将各种营销策略发挥到极致,并让上海通用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一种位居市场前列,营销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上海通用最大的一个成功就是将通用汽车的多品牌战略实施到底。不像福特汽车,彻底放弃多品牌战略,彻底实施一个福特战略。通用汽车一直没有放弃它的多品牌战略基本框架,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一直是上海通用汽车最为倚重的品牌。而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汽车也曾经经历过多品牌战略的市场发展瓶颈期。别克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一枝独秀的局面持续很久,并威胁着上海通用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上海通用能够及时将多品牌战略实施改革,事业部体制让雪佛兰与别克品牌摆脱了一强一弱的偏瘫危机。

目前吉利汽车也正在面临着诸如上海通用汽车当初的发展尴尬。虽然吉利汽车推出了帝豪、全球鹰、英伦等品牌,但是各个品牌发展完全不平衡,帝豪品牌独占吉利的繁荣局面,让吉利多品牌战略面临极大的困难。而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重新回归一个品牌战略,给了吉利汽车极大的市场压力。

到底是继续实施多品牌战略?还是回归一个品牌战略?吉利汽车仍然在踌躇不决。

李书福给予孙晓东的评价是:孙晓东先生拥有丰富的汽车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取得过不俗的成绩。

因此,拥有上海通用十多年经验的孙晓东,将是吉利汽车未来品牌格局与产品格局的重大改革者。李书福将对孙晓东寄予极大的希望。

追赶比亚迪

对于新能源汽车,吉利的李书福与长城的魏建军都曾经很不看好。甚至在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还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有助于解决雾霾问题,但是技术有待突破和成本较高这两大问题仍在困扰其推广,预计再过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突破瓶颈。

不过,李书福从不否认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企业未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李书福也表示:新能源汽车会是下一个战略制高点。也为此,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累计已经超过10亿元。

2013年3月,吉利汽车更是和康迪科技共同出资10亿元在杭州成立浙江康迪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康迪公司已经有着10多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经验。

2013上海国际车展,吉利汽车更是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车,高调宣示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吉利汽车甚至宣布,上海车展推出的帝豪EC7-EV电动车,将于2014年初量产上市,并实现第一年销售3000辆的成绩。

显然,新能源汽车业务要取得有效的市场成绩,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因此,作为吉利汽车元老级别的原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刘金良,就被选中从事这项工作。

刘金良的成功在于将帝豪先行在政府部门推广之后并在私人市场获得相当不错的业绩。而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市场路线同样将是希望先从政府与公关部门做起,再推广到私人汽车市场。

李书福对刘金良的评价中刻意提到:希望他(刘金良)发挥经验和能力,组织资源,部署行动,使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工作取得迅速突破。

其中的重点似乎应该是在“组织资源”上,而所谓的资源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初期定位的政府公关部门这一市场上。

重新出发

吉利汽车1990年代末期建立,从手工敲打到目前全新自动化生产,从一个不为社会甚至政府认可的汽车企业到今天收购沃尔沃后的一个中国跨国公司,其历经了磨难、彷徨、调整、奋进。到今天,吉利集团汽车业务的基本框架已经显现雏形。

但是,吉利汽车如何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样面临极大的挑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更加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稳步持续提升产品品质,都是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需要做的功课。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业务和目标本身,而是操控这些业务调整的人事布局,特别是管理型人才是决定一个汽车企业未来能否站住脚跟的最重要因素。

吉利汽车对于人事的布局一直具有独到的一面。比如,挖掘跨界人才进入吉利高层,让其它行业的经验为吉利所用。而今天持续不断的吉利汽车的高层乃至沃尔沃的高层人事调整,则是吉利集团将自己500强地位真正夯实的重要战略步骤。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行业评论员、专栏作家。现从事汽车公关、咨询、培训、汽车产业园区规划、论坛等。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