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叫醒吉利 徐留平有更深远的需求
2009年12月30日 07:18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吉利,与为沃尔沃代工的长安之间,必定会有一场明争暗斗。无论当事各方承认与否,他们都不可能改写在中国继续营运各自主业的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潜规则比规则本身更是规则。当然,在中国市场,这已经成了公理,其他的因素仅是装点成分。

就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长安汽车立刻向外界表态,其代工生产沃尔沃S40[综述 图片 论坛]和S80L[综述 图片 论坛]的计划不会变。按照长安、福特、沃尔沃达成的协议,在中国生产的这两款车的生产期限为10年。即S40要由长安代工至2015年,S80L要到2018年。这种没有受吉利收购活动影响的情势表明,长安汽车不愿主动退出与沃尔沃之间的关联交易。当矛盾即成为显性时,长安将难题交给了吉利。

长安的态度至少给李书福与他的吉利透露了两种信号。

一种是,长安汽车不愿沃尔沃被收购后,会成为受损的一方。毕竟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对长安而言是有益的补充。在福特汽车进入中国的10余年时间中,长安与其的合资公司并么有取得如竞争对手一样的收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并非单一。那么沃尔沃的到来,会弥补长安在产品与品牌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国产的两款车在呈上升势头发展时,长安汽车不会轻易放手。当然,沃尔沃品牌还没有达到左右长安主战略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态势下,长安选择了主动的攻势。

一种是,徐留平掌舵的长安汽车有更深远的需求。在世界汽车工业被金融海啸改变的既定事实下,中国汽车曾被认为是最热门的买家,但至今这种情况并没有如之前的预测那般宏大。更为重要的是,在参与世界汽车工业重组的过程中,中国国有的整车制造商并没有成为主要力量,仅有北汽集团参与了通用萨博部分车型与技术的收购。相反,吉利汽车则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四川腾中计划收购通用的悍马品牌。这与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并不相符。

在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之初,担心吉利汽车属民营资本,跨国收购一事不被批准曾在坊间备受争议。吉利汽车的部分高管也曾有类似的担心。如若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本身推进得顺利,那么来自政府层面的审查将不可避免的最受关注。与此相应的是,2009年,国进民退覆盖诸多领域。汽车行业达到能在多大程度上受此影响,尚是暗流。所以,长安汽车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与沃尔沃之间的合作,成为标志性的动作。

徐留平与长安汽车希望通过传递这样的信息,表示出其分羹沃尔沃收购的愿望。这样一来,吉利汽车获得了护身符,而长安汽车则“积极的参与到”跨国收购的潮流中。这样的潜流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出现。

据媒体报道,一直积极收购悍马品牌的四川腾中,在经过数番波折后,终于开始寻求与国有资本的汽车集团进行合作,以图改变遭遇的瓶颈。由四川腾中单独运作会遭遇各种民营资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四川腾中竞购悍马的过程中,悍马品牌的系列车型因耗油较高,与现在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的主旋律不一致而备受指责。因而,这起跨国收购案始终处于沉沉浮浮之中。不过,在腾中找到合适的国有汽车集团后,其遭遇的各类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悍马车型的油耗等问题将不再是障碍。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逻辑。长安汽车不会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所以,通过强调与沃尔沃汽车现有的合作,长安汽车可以坐等吉利登门拜访。以长安与沃尔沃现在的合作资产(生产设备、配套体系、销售网络)等作为代价,参股吉利收购后的沃尔沃汽车将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吉利汽车接受了类似的合作方式,那么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位置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将不再仅仅是一家浙江的民营汽车企业。

接下来,就看李书福与吉利汽车如何应付徐留平抛给他的这张牌。换言之,吉利收购沃尔沃已经超出了收购案本身。在国际上,这是一起纯粹的跨国收购案。在中国国内,它是中国国有汽车资本与中国民营汽车资本之间的又一次博弈。

2009年,中国汽车正式跃上国际汽车舞台,它已成为国际的焦点。由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生产强国,中国汽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长安汽车在叫醒吉利汽车的同时,也在叫醒中国汽车行业,如何才能做一个汽车生产强国。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付辉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