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下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中国工业论坛-汽车工业分论坛”上,来自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汽车制造厂家的多位专家表示,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产销1000万辆级的平台后,在产品品质、经营质量、管理水平方面表现出了与规模速度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十二五期间做强做大汽车工业的目标,汽车工业必须转变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快以节能减排为方向的战略结构调整,走出一条以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强国之路。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79万辆和13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近期由J.D.Power亚太公司和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分别发布的两份有关2009年度中国汽车质量的分析报告表明,当前消费者对我国汽车质量的满意度并不高。
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09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SM 报告(APEAL)显示,过去三年以来,虽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提升新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消费者对新车性能和设计的满意度并没有提高。根据该报告,2009年APEAL平均得分为799 分(总分为1000 分),比2008 年的800分还下降了1分。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质量不稳定,维修质量差,购车合同争议多,检测举证维权难,新车车内气味怪异和装饰材料甲醛超标等。
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联合发布《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CAAS)》显示:2009年中国车主的投诉数量比2008年大幅增加了39.7%,这几乎与2009年中国车市增长的幅度相同。在消费者的投诉中,有关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高达45.8%。
一个值得注意的动态是,政府管理部门开始高度关注质量问题。3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3月15日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及时总结和汲取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全面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信誉,促进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健康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代表从各自研究和工作的领域出发,探讨了如何解决汽车行业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管理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他们认为,与汽车强国相比,当前我国汽车产品的质量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里所说的“质量”,是有着更为宽泛内涵的“大质量”概念,它远不局限于一辆车的功能性、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等实用性指标;也不是仅仅由健全的配套体系、加工设备、制造工艺、检测手段就能充分保证的。除了上述常规的、传统的指标和手段外,汽车质量还与汽车产品的研发能力、技术标准、竞争优势、质量管理、节能环保及售后服务、员工素质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大质量”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驾护航”。
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提出,自主品牌过去几年发展迅速,未来仍有良好的发展 ,但前提是自主品牌已经到了必须告别仅仅依靠低价取胜的时代。资深车评人贾新光就丰田的模式核心谈到,丰田主要战略目标是规模,主要战略措施是降低成 本,主要战略手段是低价,中国汽车不能走丰田的老路。江淮汽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严刚,介绍了江淮汽车十几年来坚持走质量效益之路的成功经验。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张春林提出,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是迈向汽车生产强国的重要条件,要健全以国际汽车质量标准体系为基础的内部管理体系,标准对产品开发和质量保证提出的成熟的规定要求和结构性方法是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国际通行做法,也恰恰是中国汽车企业亟需解决的最重要的管理问题,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是建设中国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吉利汽车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从培育人才角度谈到了自主企业转型的必要条件。
中国工业论坛-汽车工业分论坛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独家支持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邢敏、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工作部部长樊天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在论坛上先后做了发言。来自长城汽车、中兴汽车、比亚迪汽车等自主品牌车企的代表出席了论坛。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ujm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