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人潮涌动。文平伟图
作为市场的主体,汽车价格更大程度上是供求双方所决定的,虽然这中间有很多潜规则因素导致了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的声音无疑是很多人都想倾听的。
经销商:市场的合理诉求
“想要早点提车,加价是个办法,现在加价卖车在行业内已经成潜规则了。”一家4S店市场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车市加价销售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很多厂家禁止4S店加价销售的行为,但是只要4S店销售人员和顾客达成加价销售协议,并且顾客也默认了加价购车,那么厂家也是没有办法的,谁叫厂家供不上车呢!”
另一位车商则表示,加价销售对于一些供不应求的车型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刚上市的新车型,本来厂家的供货就紧张,消费者需求又大,加剧了供求矛盾,一些急于提车的消费者通过加价,确实可以“插队”或者提前买到自己所订购的车型。“不是我们非要加价,而是不少客户找着我们非要多花点钱早提车。”某热销车型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不是他们故意压着车不卖,而是的确没有车可卖,“现在是客户拿着钱想加价都没有车可提,我们现在都不再接受客户的订单了。”
“车抢手,加价卖,这很正常。如果我们的车也那么抢手,我们也会加价,反正有消费者愿意多花钱早提车,这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位车商甚至有些羡慕某些品牌的车能够加上价,“市场供需紧张,价格涨一些;市场供应过大,价格降下来,这其实就是市场行为,没什么不正常。”
对于加价现象,厂家方面多表示要坚决制止,但实际上,很多厂家也有自己的无奈。“加价有损品牌形象,我们是坚决反对车商私自加价的。”在北京现代ix35[综述 图片 论坛]上市之初,北京现代华北办事处主任高仪真也曾表示。针对上海大众途观[综述 图片 论坛]上市热销局面,上海大众市场总监刘景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上海大众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始终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高价优的产品为宗旨,坚决不支持经销商对于紧俏资源的私自加价行为。
然而据记者了解,虽然很多厂家都曾明确表示,不允许车商擅自加价,但在长时间博弈中,厂家对这种行为大多是“睁只眼闭只眼”。
消费者:无奈地被潜规则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也不管消费者在心里如何恨得牙根痒痒,但在实际的市场中,消费者的推动无疑也是提车加价的一个因素。一些消费者为了早提车、加塞提车,就用自己的财大气粗来显示特权,而对这种送上来的“包子”,经销商当然会欣然笑纳,最终导致了市场加价的泛滥。
五一前终于如愿提到爱车的郑州车主高原虽然付出了三万元的额外代价,但在他看来已经很满足了。“这款车是我早就相中的,在刚刚发布的时候就开始瞄准了。等到它真正上市我来定的时候,销售人员告诉我要等半年以上的时间,不过如果加一些加急费用,可以在五一前提车。为了早点提车,我就咬牙多掏了三万元。虽说有点不舒服,但已经不错了,其他[综述 图片]人都是掏四五万元的加价才提到的车。”高原说。而据记者了解,像高先生这种急于早日开上车的人,在被潜规则的车主中比例不少。
当然,在如今的市场上,很多车主虽然打定了买车的主意,但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明了,经常是听销售人员说如何如何,再看市场又如此火热,就信以为真,看到大家都在加价买车,也就跟风了。在春节前加了3000元买到一款自主品牌车辆的杜先生说:“其实在自己打算买车的时候,我对汽车市场确实不大了解,就是看大家都在买车,想着自己也买一辆吧。问了几个刚买车的朋友,他们说买的时候都多掏了几千元的加急费用,加上自己也想在春节前提到车,加几千就加几千吧,反正自己也能承受得了。”
曾有网络就汽车加价进行了个小调查,结果在4784名投票人中,有591人表示对自己看上的新车加价也买,占投票人总数的12.4%;2376人表示要等等看,占投票人数的49.7%。在回答“接受的加价范围”这一问题时,40.9%的人接受2000元以下,2.6%的人接受3万元以上。就是因为有这12.4%的人加价也买,才会支撑加价现象存在下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孙亦舒解元利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