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生存危机前景堪忧 英菲尼迪中国换将自救
2010年08月05日 08:17时代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面生存危机前景堪忧 英菲尼迪中国换将自救

上任仅一月有余的英菲尼迪事业部总经理吕征宇似乎很难帮助日产中国实现此前制定的目标。

“吕总刚刚入职不久,我们没有得到他将对销售计划进行调整的信息。”7月30日,日产中国公关品牌项目总监沈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而法拉利中国公关总监温立元拒绝对吕征宇在职期间的业绩作出评价。

吕征宇取代北川刚史

这一从7月1日起才正式运行的架构,其前身为日产中国进口车事业部,由于业绩增长迟缓,该事业部总监一职在3年内两易其主。被吕征宇取代的北川刚史,任期还不足一年半。

权威部门提供的新车上牌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英菲尼迪在华累计售出2721辆汽车,同比增长67.7%,但该数字远远落后于进口豪华品牌133.7%的整体增速,与进口车94.6%的平均增幅相比也颇有不如。

而作为法拉利中国区前销售总监,吕征宇的销售计划或许更易实现,至少在法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费立萨看来是这样的。“我们销售的不是车,而是梦想。只需要把充满激情的车造出来,就会有热爱法拉利的买家把它开走。”费立萨说。

根据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对外发布的公告,日产汽车在华成立英菲尼迪中国事业部,并任命吕征宇为总经理。吕将直接向负责英菲尼迪全球业务的日产副总裁斋藤彻汇报,日产中国进口车事业部不复存在。日产表示,该部门将接受英菲尼迪全球事业部的管理,有利于英菲尼迪在华发展。

中国目标恐难实现

事实上,日产在2008年就已经把对进口车的热情孤注一掷地放在英菲尼迪身上。 当年3月,日产汽车公司原副总裁桥本泰昭接任日产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全面接管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投资业务,英菲尼迪的品牌建设和业务发展成为他的工作重点,原日产品牌进口车的销售全面停止。

“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英菲尼迪,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规划nissan品牌,其他的进口车也都要给英菲尼迪让路。”日产中国公关品牌项目总监沈莉当时告诉记者。 作为日产全球增值计划的核心,英菲尼迪把关键的一张牌押在了中国市场,甚至超过欧洲。

尴尬的是日产中国的热情回报有限。在入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2008年售出4000辆英菲尼迪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销量仅微增至近5000辆。

这意味着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在今年5月发布的年度计划正在遭遇挑战—“今年整体销量目标是去年的两倍,即1万辆” 。

全球市场前景堪忧

作为二、三线高档品牌,英菲尼迪在2008年尝试进入欧洲以来,至今都未能摆脱糟糕的业绩。在其不足15 万辆的全球销量当中,高达80%的份额仍旧依赖北美市场。

事实上,这个诞生于1989年的日产高端品牌在21年后正面临生存危机。英菲尼迪在2005年达到全球131401辆的销售高峰后一路下滑,去年这一数字已萎缩至81089辆。在一份美国调查机构发布的汽车品牌2010年消费者认知度报告中,仅得19分的英菲尼迪是成绩最糟糕的品牌之一,宝马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的分值则高达80-90分之间。

而在中国,英菲尼迪前5月售出的2721辆汽车中,FX系列以1918辆占据了超过70%的份额。其并不出色的业绩增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买家对于SUV车型的持续热情。

“一直以来严重依赖于北美的英菲尼迪,仍未能消除中国消费者的陌生感,与‘凌志’为雷克萨斯打造的品牌积淀不同,英菲尼迪似乎对获得中国买家的认同缺乏办法。”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师告诉记者。

通过导入新车型扩大市场份额的策略也很难对英菲尼迪起效。

“除QX以外,所有的车型系列都已投放中国市场。”沈莉表示。

尽管如此,计划于今年10月正式投放QX56的举措仍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与QX56同级别的全尺寸SUV,其上牌量远远低于SUV市场93%的整体增幅,仅为50.7%。”进口车市场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相关报道:

英菲尼迪将在德国生产 奔驰工厂代工

英菲尼迪M系将导入新成员 年底引进中国

英菲尼迪M系将导入全新第三代M25和M37

英菲尼迪FX35做工质量检验 内外细节解读

试驾英菲尼迪FX50S 这个大块头是个重头戏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信晓霁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