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新能源汽车扶持资金,这绝对是个大手笔,在中国汽车工业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大手笔并不多见。因此,我们有理由为中国政府的这个行为拍手叫好。 但且慢,到底是不是这1000亿砸下去,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就会顺势而起,并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领先?相信包括政策制定部门在内的人心里都没底。
2001年,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中国“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这一点看,中国似乎是与世界同步了。不过很快,分歧出现了。
一些声音认为,混合动力车是彼时最贴近市场的一种新能源车型,这里有丰田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全球几十万辆的销量作为佐证。此后,奇瑞、东风、长安等一干汽车企业加入了混合动力车的研发大潮;吉林、辽宁、河南、安徽等地方政府认为,乙醇燃料车才是最适合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一条路径,因为用乙醇做燃料,一来可以消化各地方陈化粮的压力,二来这是完全不依赖石油能源的车型,节能效果比混合动力车好;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电动车才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解决方案,原因是只有电动车可以做到零排放。
于是,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分散地向企业投入研发资金。据已知信息显示,“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政府共投入了几十亿元研发资金,仅在2005年,直接投向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资金就高达20多亿元。
结局当然是众所周知的:由于陈化粮被迅速消化,若继续推进乙醇燃料车无异于“与人争食”,因此该项目被无奈叫停;而在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方面,企业的各自为战也让相关技术共享程度大大降低,技术攻坚极为缓慢,以至于很多企业由于看不到市场前景而逐渐淡化了对新能源车的研究。
此间有业内人士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正体现了中国各企业之间、政府各部门间的利益割据局面。”
时至今日,这种格局似乎并没有得到改变。
2009年初,我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整合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随后,重庆、上海、广东以及吉林等省市,相继宣布成立新能源产业联盟。每个联盟背后都有一个企业主体,比如,北京对应的是北汽,重庆、上海、广东和吉林分别对应的是长安、上汽、广汽和一汽。“企业间各自为战,这是目前中国发展新能源车道路上的最大问题。”一位长期关注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汽车行业专家表示,“研发成果不共享,这首先就造成了资源和资金浪费;另外,在市场推广层面,各地方对自己辖区内企业的新能源车产品更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保护,一个企业研发出来的产品往往很难在外地打开局面。”
据一位企业负责人透露,从2001年至今,国家相关部门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花在新能源车研发及推广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了75亿元,但由于技术和推广上的原因,很多研发出来的新能源样车还是静静地躺在库房里。
所以,如果不打破企业间的研发界限,不在某个关键环节上形成合力,那么,越来越多的资金将被莫名其妙地蒸发掉,新能源车技术的进程也只能挪步前行。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周树远
编辑:
guankai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