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大众:大哥怎么当?(3)

2011年01月17日 17:28
来源:汽车公社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技术过剩与前车之鉴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大众汽车,将在2011年迎来中国地区1000万辆销量庆典。

大众汽车,从198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是行业的领袖和产业的重要推动者,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大众在本土化建设上的开拓性进展,推动了国内零部件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不仅催生了类似万向集团这样的标杆性行业翘楚,而且成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集体成长的直接推动者。

2003年,中国汽车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周期,丰田、通用、本田日产等竞争对手纷纷加入,而德国大众由于本土接连出现产品和投资决策失误,从2004年开始,大众汽车进入持续四年的低迷期。

在中国市场上,大众汽车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的大众汽车,其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50%、2002年的40%,一路降低到2003年的31.7%,2004年的19%,2005年下滑到历史最低点——只有不足17%。那几年,大众在华的盈利状况也每况愈下,2003年仅上海大众的赢利就有7亿多欧元,但是到2004年,大众整个中国业务利润缩减一半以上,至2.22亿欧元,而2005年一季度时亏损达1700万欧元,成为大众进入中国20年来的首次亏损。

2005年10月份,大众汽车在华启动“奥林匹克计划”,这一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成为大众汽车摆脱低迷的关键,从2006年开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迅速通过一系列的产品战略调整和奥迪品牌的豪华车迅速崛起。大众重拾昔日大哥的雄风。

“奥林匹克计划”的核心,在于重新调整产品战略,吸取了2004年和2005年车市低迷期的教训,2004年之后,大众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多元化、区域化和层级化巨大的差异,开始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产品战略调整,其中重要的指导原则是:加大产品的导入力度,同时,为了弥补南北大众割裂导致的产品线不足,重新启用成熟但老化的PQ34平台,接连推出多款旧改新车型

朗逸[综述 图片 论坛]和新宝来[综述 图片 论坛],是这一战略的直接成果。2008年6月和2009年1月,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朗逸和新宝来先后上市,经过两年多的市场检验,这两款车型迅速成为中级车的主力军,2010年,大众汽车在华的市场份额重新攀升到18.5%,其中大众品牌车型销量达到160万辆,创下五年来的新高,朗逸和新宝来两款车型的销量超过43万辆,超过2009年风光无限北京现代伊兰特[综述 图片 论坛]+悦动”组合,晋身中级车之冠。

虽然大众汽车几乎从来不提朗逸和新宝来的身世,但是他们也不刻意保守秘密,业内共知,朗逸和新宝来的开发都源自于大众A级车PQ34平台。老款宝来和第四代高尔夫[综述 图片 论坛],也源自这一平台,而朗逸和新宝来是基于大众PQ34平台的加长改型,也称之为PQ34L平台。

启用过时平台技术,也是大众汽车对九年之前导入POLO[综述 图片 论坛]的纠错之举。当年上海大众推出最新的POLO时,受到了指责,罪名是“技术过剩”,因为许多国人觉得一个1.4升的小车弄什么激光焊接、空腔灌腊纯属多余。POLO的曲高和寡让大众一度心灰意冷,2007年以前,POLO销量长期不振,迫使大众开始改变产品和技术导入战略。

时任大众董事长毕睿德博士就说:“我们拿来的是复杂的小车,而中国人需要的却是简单的大车。”这话,不管对说者还是听众,都是五味杂陈。

[责任编辑:leiqq] 标签:大众 大哥 销售比例 技术 追随者 推动者 阻碍者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