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审视中国汽车业:何时走上强国之路(2)

2011年11月21日 11:12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梅新育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进入梅新育专栏主页>>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6日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高达49.9%,已经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跃居当年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中国崛起即使不是近年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至少也是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

而在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不管是得手还是未能如愿,汽车业都提供了堪称最引人瞩目的案例,从吉利并购沃尔沃,到庞大汽贸试图参股萨博,莫不如此。然而,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为避免相关企业遭遇倾覆,已经有必要警示中国汽车企业给对外直接投资热潮适度降温了。

为什么?因为在人才缺口、资产负债结构恶化、行情波动等多种原因作用下,持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的海外直接投资狂飙突进必然会带来倾覆风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一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遭遇的首要约束就是人才约束;而经过连续数年两位数增长后,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人才缺口必然加剧。从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各类商业性、政治性风险来看,这种人才缺口压力已经明显放大。

即使不考虑这一点,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也是企业过度投资扩张的最大风险之一,而跨境投资扩张又比国内投资扩张要遭遇额外的汇率和利率变动风险,这种风险变动有时甚至大得足以将整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推向险境。

而正如上文所言,由于其周期波动性高于其它大多数产业,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中国汽车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结构恶化风险实不可低估。

与此同时,目前的形势与2008—2009年次贷危机第一个高潮时期有所不同。当时西方国家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实体经济部门几乎全部深陷流动性枯竭危机,濒临大面积破产倒闭困境,连通用汽车之类超级巨头也未能幸免,因此其寻求外部救援和投资者的动机分外强烈,其资产定价也相当便宜。今天,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步入第二季,美债危机也震撼了全世界,但西方实体经济部门幸存企业多数已经走出前两年的危机高潮,手中流动性相对充裕,寻求外部救援和新投资参与的动机不强,此前力度惊人的反危机措施又提高了资产的价格。凡此种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抄底的可能。

同时,对于那些实在急切需要外部“白衣骑士”救援的企业而言,他们的摊子又通常是在烂得可以。如萨博公司,员工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由于无法偿还供应商货款,位于瑞典的主工厂从6个月前停产至今;生产平台所有权还在通用汽车和欧洲投资银行手里;……如此局面,萨博的摊子不可不谓“烂”;正因为如此,要重新把萨博盘活,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是各方的共同看法,差别不过是具体数额而已。在萨博竞购战中退出的华泰汽车总裁助理、国际销售公司总经理赵毅5月18日称投资萨博的风险是6亿欧元(约合53.1亿元人民币);从事汽车业研究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学者马丁•舍尔德估计萨博起死回生需要的资金投入少则8亿美元,多则15亿美元;此次收购协议后续承诺投入也达到6亿欧元,对收购方的财力构成了严峻挑战。

融资并购策略进一步放大了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对于借入国内人民币资金开展海外投资者而言,由于目前国内通胀压力大导致利率远远高于其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这一策略并不十分合算;而倘若借入外币债务,又有相反的风险。新兴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高增长通常是其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本币连年升值、国内经济过热逼迫货币当局提高利率、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较有实力的企业通常倾向于借入低利率且其计价货币汇率看跌的外币债务,以便用最低成本支持其海外投资扩张。而为了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时期的东道国政府也普遍乐于放松对企业借用外债的管制,如中国近年准许境内母公司为其境外子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借债提供担保。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本身就会直接减少东道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倘若对外直接投资伴随着出口生产能力大规模转移,又会间接减少东道国经常项目顺差,甚至可能造成逆差。这样,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将逐渐削弱本币汇率升值和利率居高不下的根基,最终达到转折点。假如国际游资窥见这一弱点而发起大规模投机性货币攻击,汇率、利率转折将到来得更快、更猛烈。届时,海外投资企业借入的外币债务利率大幅度上涨,其外币本金折算成本币也将急剧升值,很可能从海外扩张的助推器变成脖子上的绞索。

1990年代曾经风光一时的韩国财阀中,不止一家就是沿着上述道路走向末日,最典型者莫过于当时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营业收入一度占韩国GDP近1/10的大宇集团。这家公司依靠高负债一度实现了快速扩张,最后破产解体,成为世界最大破产案之一。中国汽车企业中会不会出现“大宇第二”?我们不能无视这一风险。与此相似,中国近年放松企业海外借债管制是应当的,但完全听之任之无视其中潜在危机则是危险的。我们要看到中国国际收支和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风险,中国企业不能以为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利率低于人民币的格局可以永久无条件延续。根据《2010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2010年末中国仅证券投资负债就有2216亿美元,加上高达14764亿美元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存量,考虑到理论上可以迅速抽走的外资企业留存利润,中国未必没有可能遭遇大规模资本流动逆转和投机性货币攻击,进而陷入类似韩国1997—1998年那样的窘境。

我主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热潮适度降温,不等于主张现在就收紧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也不等于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很快就要萎缩;相反,我坚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长期内应该也必然会进一步取得长足发展,但这种发展过程不可能呈现直线上升,而是更有可能呈现螺旋上升态势。我们无需马上全面收紧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但有必要放缓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激励政策出台步伐,而且有必要对不同类别的对外直接投资实施区别对待。就汽车业而言,对他们旨在扩大出口而切入海外流通环节的直接投资,由于开支不是很多,却有长久效果,这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盲目给别人充当“救世主”开展跨国并购,却是需要小心一些的。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汽车强国 大型汽车集团 技术研发 合资自主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