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情义老总郭振甫(2)

2011年01月17日 17:07
来源:汽车公社 作者:南非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三国》管理理念

时间回溯到2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大门刚刚打开。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上海通用等一批合资企业渐次成立,但国内,私家车仍是寥寥无几。自行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在湖北、安徽的一些小县城,一个镇子往往只有三五辆小轿车。

东风汽车与法国雪铁龙签署合资协议的同一年(1993年),郑州日产成立。与其他合资公司相比,郑州日产日子更为艰难。原因一方面是,地处中原的郑州生态环境不比上海与广州活跃发达。另一方面,郑州日产由农用车转型为轻型商用车制造商,但产品数量稀缺,市场仍未打开。

1993~2001年,生存危机始终是郑州日产的最大难题。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公司账户上经常工资不够发,是当时郑州日产的真实写照。

年轻的郭振甫,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马上任。

回想起郭振甫骑着三轮车找经销商借钱发工资的历史,李霞感动的情绪溢于言表。“郭总非常喜欢三国故事,他的案头上总是放着一本《评析三国演义》。有一次,他向我推荐《三国》这本书,尤其谈到其中的桃园结义。郭总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草莽到成为皇帝,从始至终,一路相伴。”李霞说。

郭振甫对情义的认知成为郑州日产的企业理念:相信,相伴,相成就。

1993年,郑州轻骑汽车厂与日产企业合资成立郑州日产公司,生产日产皮卡D21和郑州轻骑原本就有的三轮车,年产量只有几千台。在销售最好的年份,郑州日产的年产量也没有超过2万台。产品与产量未能突破的同时,郑州日产资金链还遭遇着极大的考验。在质量部工作过的老员工秦刚(化名)介绍说,1998年之前,郑州日产的销售模式是先提车,卖完之后再付款。这种销售模式利于开拓渠道,降低经销商风险,但却将主机厂置于非此即彼的绝地。

“产量越大,主机厂垫款越多,资金压力非常大。而一旦有库存的时候,主机厂就到了破产的边缘。”秦刚说。

1998年,郭振甫开始担任郑州日产财务经理。郑州日产每月11日发工资,但经常到每月9日时,公司账户上仍空空如也。不得已,郭振甫只能亲自出门,骑着三轮车去借钱。令郑州日产员工感激的也在于此:即便是经营十分困难的年月里,郑州日产也从未拖延过员工工资,哪怕是一天。“到今天,郑州日产还没有谁开过拖欠工资的先河。”秦刚说。

“郑州日产早些年的经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是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支持,郑州日产绝对走不到今天。所以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是帮助过郑州日产的,郭总都会一直记得。从现在经销商的结构也可以看出来,大部分经销商和郑州日产的合作关系都是十几年没有变过。”李霞对本刊记者说,当郑州日产无法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经销店老总总是亲自提取10多万元的现金交到郭振甫手里。

郭振甫粗犷的外表下也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李霞举例,一次公司会议上,一名员工无意说起母亲生病。会议结束后,郭振甫就会嘱咐公司办人员购买补品上门看望。

“郑州日产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公司里面有许多的父子兵、夫妻兵,姐妹兵,一家人同时为郑州日产效力。因为大家都非常信任郑州日产,信任郭总这个人。”李霞说,与其他合资企业相比,郑州日产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更浓。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