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市场的担忧:库存魔咒是否存在
2010年08月17日 10:29商用汽车新闻发布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重卡销量一片飘红的走势中,库存魔咒如影随形。业内专家的质疑和经销商的呼吁铺天盖地,一时间大有重卡市场危机四伏之惑。

库存真的如此可怕?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7月产销数据来看,商用车库存为17.31万辆,仍低于月初水平。可以说,在大家都为库存发愁的时候,商用车库存量并没有想像中的那般庞大。一方面,盲目将产品推入经销商手中以图漂亮销售数据的企业并不多,“涸泽而渔”的做法已非现今重卡企业所为;另一方面,经销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远没想像中的那么低,商人逐利的天性,让它们日趋理性和圆滑,其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也为一些企业所忌惮。如此分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里,企业和经销商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更加紧密,无论是重卡企业还是经销商,都没有足够理由进行过多库存车的储备。

那么,被业界关注的“库存门”是否存在?

“库存门”是毋庸置疑的。2008年7月,国Ⅲ标准实施之初,笔者走访河北某地市场时曾见过很多库存自卸车。碍于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销售压力,此举也可以理解。只不过随后金融危机肆虐,国内重卡市场一蹶不振,这些库存车没能及时出手,反而积压了经销商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很大。哪知转过年来市场突变,工程车需求快速释放,在其他经销商还为提车发愁时,这批库存车迅速入市,一举扭转颓势。

库存问题并非是今年的特例,往年因为市场转型、政策导向突变、企业战略调整等原因而出现的类似现象也不少,甚至可能比今年的情况还要恶劣。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重卡行业的持续发展,也没有给重卡产销带来致命一击。

在笔者看来,因为行业、市场秩序还不规范,来自企业和经销商双方的利益冲突还没找到有效解决的平衡点,诸如网点布局过多、互掐现象严重等屡见不鲜。有时,为了在本地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有经销商不切实际地“响应”企业政策,甚至曲解、利用企业政策。在这样的环境里,库存车多与少可能和市场需求关联不大,反而和更多的“不当收益”扯上了关系。

俗话有言“以毒攻毒”。反过来看,库存车固然给市场带来了不稳定的隐患,可也能发挥出整顿秩序的作用。比如,对企业而言,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市场走向,了解基层需求;对经销商而言,能更好地实现优胜劣汰。毕竟,指望不按规律“玩花活”取胜绝非可行之计。

相关报道:

龙口港与重卡三巨头在滚装出口实现合作

陕汽长沙扎营 五年后年产重卡达五万辆

大运重卡签订3项合同 42亿大单尽收囊中

数据说话:重卡产能将面临“空置”?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jiazhe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