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小心“被减配” 谨防商家耍花枪
2010年03月30日 21:09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少厂家推出新车型,并以比老款车更低的价格进行促销,更让不少消费者爽快掏钱。不过却有消费者反映,这车价降了,车子也被减配了。新车减配的招数有哪些?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招数1 狸猫换太子

为了让车子的售价更低,一些车企不是着眼于优化营销成本、减少消耗环节,而是琢磨如何把车上的零部件从高端减配为低端,把功能由多减到少,从而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同样型号的轮胎,如果从米其林品牌换成韩泰品牌,就意味着轮胎的成本降低30%左右,但购车者就得承受较高噪音和稍差的行车舒适性。而如果厂家将软质发泡内饰换成普通工程硬塑,10万元级别的小排量车,仅这一项就能节省3000元左右。部分车型一次降价一两万元,实质上就是把零部件减配,达到降价目的。”南宁某品牌4S店销售经理陈先生如此透露。

减配减价,这还是好的,更让消费者“受伤”的是,车子减配了,售价却依旧坚挺。南宁购车者曾先生说,他去年8月购买一款日系三厢车,原先这款车配置的是松下音响,提车时却发现,音响主机变成了一个不知名的品牌;遥控防盗钥匙也从两把变成一把;12V随车电源没了,甚至连烟灰缸也没了,但车价却跟没减配前一样。4S店解释说,这是应付原材料涨价的无奈之举。

对于减配行为,不少厂家宣称是为了提高性价比。对此,不少购车者表示不解。南宁购车者赵凡说:“表面看消费者省了钱,实际消费者买到的是质量和配置都减低的车。减价的同时降质,这哪能叫提高性价比?只能叫减价减配。”

常见减配部件有轮胎由米其林、普利斯通等高档品牌减配为韩泰、佳通锦湖等中档品牌;电瓶由售价较高和性能更好的合资品牌,减配为售价较低、耐用性差的杂牌电瓶;挡风玻璃由进口高性能隔热玻璃,减配为国产普通玻璃,减少了隔热功能。如此种种显而易见的减配举动,不少经销商解释说为了提高车辆的性价比,实质是不是?相信购车者心中都有杆秤。

招数2 减配无影手

减配普通消费者看得见的配置,这多少有点低水平,把消费者无法看见、造价昂贵的零部件减配掉,那才是减配的“高境界”。

南宁购车者唐小姐近日购买了一款德系两厢车,车子新潮的外观加上销售员所称性能优异的底盘,让她毫不犹豫地掏了钱。不过,买回新车的喜悦没有享受两天,唐小姐上网登录专业汽车论坛,发现有网友曝料称,这款车底盘的关键部分——后悬挂的副车架是造价低廉、性能较差的铸铁材质,铝合金材质仅见于国外版本。国外版本所拥有的实用的车辆自适应底盘系统,也被减配了。此外,蓝牙通信系统、胎压检测系统等部件,也均被厂家减配。

随后,唐小姐专程到4S店验证,售后技术人员证实了国产车型减配的事实,这让唐小姐很“受伤”。唐小姐说:“购车时,销售顾问称这款车是原汁原味引进的国外原版车型,和进口车型没有区别,但现在很多关键配件都被厂家减掉了,真是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在“看不见”的地方减配,这太“巧妙”了。购车者一边爽快掏钱,一边被蒙在鼓里,而且厂家在面临质疑时,仅用“这些部件不适应中国路况”一句话,就可以傲然应对。记者了解到,车辆的胎压监测功能、ESP系统、自适应底盘系统、SUV的陡坡缓降系统、车子空调的花粉过滤器等,这些购车者无法用肉眼看清楚的零部件和系统,都是厂家减配的“重灾区”,车友购车前最好了解清楚。

招数3 选装成幌子

如果消费者足够细心,掌握了车企减配的秘密,车企就无计可施了?非也,车企仍有办法应对,选装件就成了一个“绝妙”的减配幌子。

近日,一款新上市的A级法系车定出了出人意料的低价,博得满堂喝彩,大赚口碑。一时间“厂家厚道”、“定价亲民”的称赞声在网上各大汽车论坛传播,但有冷静的车友发现,这款厂家指导价相当“亲民”的新车,其实把不少应该标配的部件,改成了选装件。例如智能天窗、自动感应大灯、车外迎宾照明、自动感应雨刷等配置,统统改成选装。购车者要想享受这些配置,还得付出一万多元。厂家所定的“低价”,其实只是个幌子而已。

同样,近日一款非常热卖的自主品牌车型推出的改款车,看似外形变好看了,价格也低了数千元,不过一看实车,原先标配的雾灯、镀铬门把手、后车门喇叭、迎宾踏板全部变成选装件,购车者需要额外付出4000多元。这样一来,车价等于没降一分。

把标配改为选装件,已被不少车企熟练使用。雾灯、后窗雨刮、大尺寸轮毂、后门喇叭、镀铬等装饰件,都是厂家精心挑选的选装部件。这些部件售价不高,都是实用配置,装配后能显车子档次,因此车主普遍都愿意选装。当然,等消费者把选装件的钱一算上,嘿,跟车子没降价前一个样。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每一个车型,购车者都能数得出减配之处,车型减配销售似成规模,范围之广、品牌之多叫人汗颜。不过这种短期赢得销量的做法不可能长久。在市场未规范的初级阶段,消费者只能擦亮眼睛,深入了解车型后再精挑细选。而对于厂家来说,降低质量绝不是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减少成本损耗,降低营销成本,才是合理的减价之道。用高质量和实惠配置,去实现更低的售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与认可。

相关报道:

“减配门”再现 折射国产自主品牌的软肋

日系车减配节约成本 后防撞钢梁成“牺牲品”

北京:毕加索新推三款车型 增配减现金

警惕购车陷阱!3款减配车型性价比分析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罗锐 编辑: zhang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