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汽车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11年09月03日 16:11
来源:凤凰网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导读]2011年9月2日-4日,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腾讯汽车在会议现场进行全程报道。本届论坛主题为“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以下是9月3日头脑风暴论坛。

主持人张建伟:谢谢杜局长介绍这个政策,确实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可能对我们二三线城市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国际上一些典型的大城市,或者是一些国家,有没有过类似的这样的政策,或者说国际上还有哪些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呢?我们今天请来了,也是国际专家了,卫梵斯先生,请卫梵斯先生来介绍一下。

卫梵斯:谢谢,大家下午好!很宠幸能有机会参加这个分会,杜局长刚才讲的很具体,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例子,我会讲得更宏观一点。张主任,我觉得一开始您讲得非常好的机动车主要带来的三种环境和资源的挑战,就是空气污染、拥堵和石油消耗。石油消耗导致了能源安全的问题,还有气侯变化的问题。我觉得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就这几点达成一致,我们应该考虑这三个挑战带来的问题,而且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

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们面临共同的挑战,就是确定如何避免更多的环境损害和资源的消耗,从而构建可持续交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关于国际的成功的经验,我打算提出一些宏观的指导原则,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原则,是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综合性的考虑有几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控制所有的车类的排放,美国环保署有一个说法,只要有发动机,就要有控制法规。第二个综合性的考虑的意思是同时控制所有的污染物,同时治理常规污染物,非常规污染物,还有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三个综合性考虑的意思是,也考虑一些支持性的政策手段和措施,比如说环保合格标志,什么淘汰老车,政策的手段政策,六环之内的限行等等这些法规。

第二个原则是与国际前沿最佳实践接轨,发展中国家有一个机会,可以学习全世界的经验,而且挑选最好的、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促进最有效的技术得到应用。其实在中国很多的地区,除了学习国际的最佳实践之外,还可以学习国内的最佳实践,包括北京,北京做得非常好的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工作。所以我希望中国其他的地区可以学习北京的经验,和跟上北京的步伐。

第三个原则,是从全系统角度出发,同时考虑汽车和燃料标准。其实现在在中国,车用燃料质量落后于机动车排放标准,不能满足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个是实施更高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很大的挑战之一。

第四个原则,就国际的指导原则,是制定长期目标,从环境和资源,还有企业规划的角度,提前制定清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还会继续很快地增长,所以我个人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应该现在就开始考虑到2015年,2020年,甚至2030年,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构建可持续的城市,中国的机动车应该达到什么排放标准?应该达到什么燃料经济性的标准,燃料质量应该有多高的?总的保有量会有多少?我个人的想法是根据这些回答,就从现在开始做计划。

主持人张建伟:非常感谢,卫先生的中文讲得非常好,综合性考虑,系统性思维,来解决一个庞大的系统性问题,也提了四条原则,有些原则应该说也比较适合我们。现在当前的主要问题,卫先生,我也想听听你的建议,北京一治堵,因为堵车就污染很严重,就很耗油,也必须得治堵,不知道你有没有国际上的一些经验,面对这样一些情况,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会比较好一些?关于这方面你有没有什么高见?

卫梵斯: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不是宏观的,也是很具体的,但是我还是会讲一些宏观的,因为我觉得应该是从这些原则,就制定一些政策的。

第一个就是我们知道近十年来,中国的机动车是增长得非常快,而且还会持续地增长,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大概有1亿辆车,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汽车拥有率还是特别低,到2020年,我觉得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个我可以回答您的问题,因为到2020年,中国到底会有多少辆汽车,是2亿还是3亿,现在大家都在辩论这个数字。

我举一个例子,关于北京,我记得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关于北京的一个分析,就是预测,如果北京会进行一个可持续交通的一个体系,到2015年北京应该有多少辆机动车?这个分析说北京到2015年应该有550万辆机动车,这是2008年看的分析。2008年的时候,北京大概有三四百万辆,但是到了2010年,北京已经有500万辆车,他们2008年说到了2015年应该有550万辆车,但是到了2010年,已经有500万辆车。

主持人张建伟:还没到,四百多万。

卫梵斯:480多万,所以我在想,这个不会有矛盾,但是必须有一些很强烈的很积极的一些措施北京要实施,后来到2010年就实施了摇号的措施。所以我觉得这是对消费者也有点不满意的措施,但是根据科学家都提出的需求,都是必须要做的,这是我的结论。

主持人张建伟:谢谢,讲得还是很不错,确实有时候这个问题,系统的问题,需要系统外的人来看,自己的病需要找医生来看,自己看不了自己的病。其实我们这个话题呢,交通拥堵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更加严峻的问题就是能源消耗的问题,刚才前面我说了,这种消耗的情况。这些年来,应该说我们出台了很多的关于燃料经济性,能量消耗这方面的标准,我们中国也有,现在第三阶段。关于这方面,安锋博士他比较有见解,了解国内外很多的情况,说说你的高见。

安锋:谢谢,今天早上听到是中国石油的依赖性已经达到55.3%,已经超过美国。根据国际上的经验看来,实际上是提高汽车的效率,可能是降低对石油需求的最有效的办法。因为美国是在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开始建立能效法规,燃油经济性法规,所以用了十年时间,很快就把它汽车能效提高了一倍。但是后来就进入了一个非常长期的一个低油价的一个时代,最低每桶到十美元。随着二十多年期间,一直在燃油经济上,国际上没有任何动作,后来一直到2004年,2004年是中国第一次宣布成立燃油经济性法规,我当时记得非常清楚,我和很多同仁为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当初公布的时候,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振动,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中国也在搞燃油经济性法规。在2004年之前,这个车出厂的时候是没有一个百公里油耗标准的,大家都不知道,而且也没有这种标帖。所以中国经过短短七八年的时间,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燃油经济性的法规,同时包括你现在去买车的话,都会有标识,是百公里油耗。

但是实际上在2004年以后,国际上因为忽然对能源的关注,能源价格的增加,对气侯变化的关注,特别中国也加入燃油经济性,当时中国发布的燃油经济法规一下是强于美国,在美国引起很大的振动,当时在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报道这个消息。所以国际上在这七年之间,进行了很多轮对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更新,可能在美国至少有三次,在欧洲和日本都有两次,中国又发布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标准。

我们就在前些阶段,我们也跟踪了一下中国燃油经济性标准实行的情况,所以总的来说,我用9875来概括,中国在2004年实行油耗标准的时候,百公里是9升,到2006年很快降低到1升,第三期标准打算在2015年从8升降低到7升。所以要用十年的时间要降低1升,这个降低的速度跟国际相比是怎么样呢?我认为是比较缓慢的,因为欧洲的话,是在2006年的时候,它的标准实际上是每百公里6.7升,相当于7升,他们在去年的时候达到了6升,他们用五年降低了6升,而且他们新的标准是到2015年降低到5升。所以欧洲等于是说从十年期间,降低2升,从7升到6升到5升,而中国是从8升降低到7升,只降低了1升。我们对十一五期间,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平均油耗做了一个预测,把每家国内的这些厂家油耗过去五年多做了一个计算,我们发现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平均汽车单车油耗是没有变化的,基本上是从8升降低到7.8升,等于在过去五年,中国汽车平均油耗没有发生变化。这正是伴随着机动车增加的速度非常之快,所以就伴随了为什么中国对石油的依赖一下超前了,十年达到55%的依赖程度,我个人认为,也是跟中国对传统车型的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可能不够强,可能对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更高。

下一个标准就是一个5升的标准,我最近美国的话呢,和日本,和欧盟都提出了新的一个标准,更严格的标准,我们可以用在哪年他们能够达到5升来进行评比,欧洲和日本是2015年,这已经确定了,2015年他们所有车型油耗是百公里5升。美国前些日子奥巴马刚签署了一个新的决定,是到2025年,是54.5,换成百公里油耗也是5升,所以美国是2025年达到,欧盟跟日本是2015年。那么中国在什么时候达到5上升?中国有一种提法是在2020年,也就是说用五年的时间达到5升,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中国我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我认为在节能减排力度上是停滞了,所以中国如果要想重新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达到跟世界,特别是跟欧洲来接轨的话,后面的任务会更加艰巨,这是我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主持人张建伟:谢谢,实际上耗油的是旧车,那么在国外有没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对这些车有一些要求呢?

安锋:实际上这个就说呢,对于旧车的话呢,在美国的话呢,它没有一个非常有力的一个政策,实际上中国在这方面换旧车,这方面还是比较超前的。这就说明了对一个燃油经济性法规的制定,一定要有超前性,因为一旦设定这个法规的话,会影响这个车10到15年的时间,而且它还不断恶化,所以这方面我觉得,因为我对美国比较熟悉,美国对旧车淘汰上,没有一个特别多的办法,所以建立比较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法规,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影响到十年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性。

[责任编辑:zhangyz] 标签:环境损害 汽车社会 充电模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